艺术欣赏-来自剪纸的启发

前一阵,偶然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祖孙三代人制作的剪纸艺术的展览,在美术馆展的,叫“高凤莲祖孙三代剪纸艺术展”。回来细想起来,这种将三代人的作品并列展出的做法,打破了时间逻辑,将几十年的岁月、一家三代女人的大部分人生,放到同一空间中供人欣赏。如同看小说或者电影一样,观众更容易识别出其中的人物的成长,于是也就更容易获得欣赏的乐趣。具体说来,三个人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姥姥

姥姥一辈子剪纸,技术已经出神入化,对于艺术语言完美驾驭。剪纸已经成为她的语言,她的生活和视角。她用剪纸去记录和表达生活中经历的一切。她说,剪纸是自己的事,心里有就去剪。
看看老太太的生平,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即使不是剪纸,她也会诉诸其他媒介。或许谁都有要表达的欲望,许多跟她一样的老太太就是用唠嗑说家长里短,或者手中的活计表达自己。

不过,也许是受时代的影响,尽管她对表现元素的驾驭已臻完美,她的作品却很少表达更深层次、较细腻的内在情感。


女儿

接着是女儿,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虽然在艺术表达元素上熟练度稍逊于其母,但由于她生活的时代更开放了,其阅历反而多于其母和其女。她的作品中开始表露一些情感主题,比其母的作品更鲜活,富于情趣,同时技术与内涵均胜于其女。印象较深的一部作品中,她表达的是新婚回娘家的心情,直白奔放,反映出母女两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包含两个人的性格上的区别。


孙女

孙女在技术与阅历都不及前人,她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可塑性。因为生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她将有数倍于前人的创作题材,也有机会创造更多种类的表现语言,而不仅仅是实与虚,对称与抽象。如果能成功地运用传统的语言,表达生活在有
iphone、千兆网络的时代的感受,也将是很有看点的。

 

这三个人一脉相承地从事剪纸创作,将她们的作品并置在一起,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去比较。我自己前面也很自然地就做了对三人作品的评论。我想起来以前跟同事讨论好莱坞影星的成就,跟评论这祖孙三人的情况有些相似之处。当时,我们说的是汤姆克鲁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显然,两个人的入行的时间、演艺经历,包括擅长的领域和定位都不一样,实在难以有一个公允的定论。

况且,每个人都在变化成长着,如果一个演员在每一部戏中都成长一些,到了演最后一部戏的时候达到了顶峰,不久后就死掉了。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是否在他的前半生就要遭受冷嘲热讽,后期评价平庸,到了最后死后却被追忆?演100部戏,其中有99部烂戏,只有一部极好的戏,这样的演员该如何评价呢?诚然一个从不演烂戏的人就是绝对好的。但是,只要演就会遇到各种情况,烂导演、烂剧本也不可避免,
那我们如何从一个个片段中认识一个演员的价值呢?

就像这祖孙三代,这次展览就如同在她们各自的时间流上切了一个断面,看似摆在同一平台任君评比,但实际上却恰恰是无从入手。因为,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个人历史与时代背景,她们手下的作品都承载了这些信息的。

那么能否从作品的影响力角度来评价呢?在当时引起人们普遍思考、反响、评议的艺术,无疑是有一定意义。但是事后回顾,如果与时代贴合得太紧,则必是主要回应了当时的问题,那么对于已经解决了那个问题的后来者来说,他们并不会对那些作品有什么感触。就像现在的年青一代,看文革题材的电影,是无法真正产生共鸣的,我们有的只能是对于那种特殊年代的惊讶。

 

对于一个创造者来说,所谓的成就只是给别人看的,是为了方便别人评估而做的表述。对本人来说,哪有什么终极呢?创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去挥洒生命力,给内心丰沛的生命之泉一个出口。一个创造者,会永远问自己what‘s 
next
,终其一生的不断地探索、挑战。另外,他们创造力的一种体现是创造性地组织可用的资源,包括素材和人际资源等。他们将个人特质融入到这个创造的过程中,所处世界的一切,气候,生态,思潮都会在作品中有所反映。每个人这种相关属性的不同,最后创作出来的必然是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应该创造的东西,不管这东西最后是否有人欣赏,是否有意义。有人说,一个人的墓志铭上,最后只会写他在自己的背景下做了哪些突破。创造的意义也在于从创造者立足的平台上有所突破。

 

因此,用哪部电影获奖、获奖数量多少来评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真正了解一个自身生活之外的人,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一些偶像符号。于是就用这种量化的做法,它只是为了方便下结论而选取的标准,是在认知上采取的简化办法,用它可以迅速将关系不大的事情进行归类。不信的花,你就看看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你会因为没有读博士、没有拿年薪百万、没有500强工作经历,就真心认为自己是个Loser
么?你会因为你的爱人没有林志玲的三围/李小龙的腹肌,就停止爱她/他么?这些事情搁到自己身上时,我们至少会想,情况将来会改变的。

 

看这个剪纸展览,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印象,觉得就像古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一样,剪纸用看起来抽象的剪纸符号来表达再具体不过的人间烟火,这是种逆向的组合。Logo、标语、文字等设计何尝不是一样——以语言或其他简化的抽象符号指代具体的事物。在作品内涵具体已知的情况下,观者不用再努力揣测具象作品的抽象意味,而是重建设计者的意图,试图破译作品表层的、抽象化的表现符号的编码规律。

 

某天早上去跑步,我看到一个跑步的团队,队员排成队,一个一个跟着领队做同一个动作。很自然地,我的目光就被让他们吸引,接着我就开始关注他们的动作要领,甚至评价谁的动作到位、漂亮等等。然后,我就领悟到重复性也许是一个关键要素,将一个动作或者符号按一定规律、节奏来重复,会对你的认知造成影响。当你被动接受了这个信息后,大脑会不自觉想要分析、理解它,于是就形成了交流。

 

我猜想这种现象跟人类的思维认知模式有关系。也许人类的思维有某种编解码机制,倾向于找规律、识别变化和差异。只要针对这种机制专门设计,诱导观者开启这种模式。观者努力解读作者意图的举动,其实就是一个忘我的过程,将自己投入到作品中、投入到作者的立场上,解读成功的结果本身就会给观者一种审美感觉的回报,也形成了观者与创作者的沟通。

 

近期看到展览、装置等等时,频繁地产生这种观感,以至于对于现代艺术有了另一种认知。我觉得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充分发挥自己敏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创建一种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看待一些时代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沟通的艺术,它以独特的方式,将两种极少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关联了起来。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充当了类似桥梁的功能,帮助人们从一端通达另一端,完成审美。它是一种抽象方向的审美模式。


 

文章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