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IS MAGIC(3)

虽然这个概念已然有些过时,不过下面这个装置却可以用来说明我想要探讨的问题。该装置中,作者用Kinect捕捉观众的形象,通过延迟显示,将0.2秒前的观众和0.1秒前的观众与当下的观众同时显示于屏幕上。展品说明如下:

Audi city beijing 未来艺术展中, 作品“Time Tunnel”由(日本)艺术家牛大悟和李奡共同完成。作品运用新媒体艺术添加互动装置体验,通过显示屏与人的互动,产生时光隧道的变化。这件互动作品主要在“未来主义”艺术展中探讨未来城市的时空与人类的关系。人是城市的创造者,而时间和空间造就了整个世界。现场的人们接近屏幕得到互动,在时光隧道里面前进,感受未来视觉时光的不同变化。它在用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带领我们进入虚拟空间感受时空隧道时间从我们身边流逝的种种瞬间。(本介绍转自豆瓣活动主页)


(未来主义展览品Time Tunnel,图片来自豆瓣)

一般来说,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的东西,必然不是同一个东西,那么存在于不同时间的东西,我们如何看待呢?是做为同一个东西呢,还是不同的呢?
这个装置的作者大概就是想跟观众探讨,自我究竟是不同瞬间的碎片综合体还是时空隧道中绵延的连续整体。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哲学上可以划分为延续论Endurantism和持久论perdurantism两个阵营。

Endurantism认为一件物品持续存在,就是它在不同时刻完整地存在(each instance of existence we can regard as somehow separate from previous and future instances, though still numerically identical with them)。Endurantism与一般惯例上对时间的认识吻合(当我跟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我将对方视为一个完整的对象,而不是时空上的一个瞬时的点when I talk to somebody I think I am talking to that person as a complete object, and not just a part of a cross-temporal being)。(注:英文部分摘自WIKI)

Perdurantism则认为一件事物持续存在,是因为它是一个连续的实体,我们所看到的整体,是由所有瞬时部分的总和或者说存在的瞬间总合。Perdurantist反对Endurantism对持续身份的看法。他们认为Perdurantism能够解释物体的变化。

对这个问题,我自己的思考历程是这样的:
某天,我随手翻开一本日记,阅读以前写下的一段文字。当时我感觉仿佛通过一纸媒介,重新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与当时的自己一起面对境遇、体味那时的心情。对照日记中的文字,我发现自己在随后的岁月中贯彻了当时的想法,虽然步履蹒跚,但仍在坚持。
未及更多地煽情,我的思维就跳转到身份同一性的问题。过去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是否是同一个?在经历数年时间后,我们怎么会仍然认为自己还是以往的自己,是一贯的自我?理论上说,人会衰老、容颜会改变,甚至人有可能遭遇意外,造成外貌永久性的改变。更深层次地讲,人的内在思维、知识也会不断变化,人们如何将年老的、经历沧桑的一个人与其孩童时的形象联系起来呢?

主观角度
有人会说人们靠记忆维持自我身份的连续认同性的。我们是通过记忆中的童年片断,过去经历事件的记忆获得身份认同的。“我”是经过了这样那样的历程,一路走来的。我们还在生活中保留了一些凝固的实物记忆线索。利用这些线索,我们可以追忆起过去的时光。

我自己对很久之前的事只有模糊印象和片段记忆。很多事情都是听别人说起,在自己这里才得到隐约印证。或许,我们通过在别人那里备份经历过的一段时光、共享一段记忆,来获得自己过去存在的证据。 “与一些人分享自己的生命,留下活着的痕迹”。那么,这记忆是否可靠呢?

《找寻逝去的自我》中讲到,记忆活动有两种模式:场域记忆(fieldmemory)观察者记忆(observer memory)

一般而言,在早期记忆中我们倾向于想见自己作为记忆事件的参与者,而对于近期记忆,我们则倾向于以事件发生的原始方式重新加以体验。另外,当人们集中注意于情感时,所做的回忆主要是场域记忆,而当集中注意于客观环境时,则更多地是观察者记忆。
人们对某一经历的记忆的准确性,往往与由该经历所诱导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相关,而与该经历所引起的情绪的性质无关。”
一般而言,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决定了我们对日常生活事件的选择性注意和编码。反过来讲,一个事件若对我们具有某种意义,我们便会自发地对之加以精细编码,从而有助于日后的回忆。我们记忆系统本身的结构特征,决定了我们去记忆那些最重要的事件。对于我们记住某一往事丰富而鲜明的细节而言,精细编码是一个关键、甚至必不可少的环节。 “

由此可见,记忆并不能百分之百记录发生的一切,我们的记忆只是主观地对经历的再加工编码,对于同一事件,由于各人经历、心境的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于是生成的记忆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认为自我就是这些记忆片断的综合体,那么这份自我必然是不完整的。

从时间角度讲,当我们回忆起某段记忆的时候,这种感觉应该是属于当下的,它不能与过去的真实等同。埃里克坎德尔在《追寻记忆的痕迹》中提到,我们的学习和记忆只是一系列的生物电位和突触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真正发生的事情转化成了特定的突触形式和电位平衡,那么我们现在追忆这段记忆就是在当下进行即时加工。
另外,我们也有可能只是一直在过同一天,**科幻故事里不乏这样的情节。**可见很多人都对此进行过猜想。下列电影都是探讨记忆、自我认识等问题:
《记忆裂痕》,《记忆碎片》,《机械师》,《搏击俱乐部》,《禁闭岛》,《恐怖游轮》

我是不认同通过记忆来形成对自己的认同的,更进一步说,尽管记忆有可能来自于过去曾发生的事,但回忆是发于此刻。那么我就是认为当下的自己是一个完整的存在,它与过去有着联系,面向将来有着未定的各种可能。但除了此刻,它哪里都不在,所有感知都发乎于我想这个问题的瞬间,就是完整独立的。这是Endurantism一派的观点么?

对他人的认识
对于见面较频繁的人,对方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由于我们时刻在进行信息更新,所以我们将对方仍辨识为同一个人。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那么对于很多年没见面的人,为什么我们仍然能辨识出对方是同一个人呢?
据说人的身体中的细胞,每七年就会全部更换一次,那么换完后还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我们社会似乎是约定俗成地认为没有变化,也就是承认了人在成长变化中所产生的差异。人们默认人的DNA是不会变的,所以姑且在人类社会中为其单独开辟一份身份空间。我们每天看到昨天看过的人,外貌的变化不可察,于是就习惯性地当作对方没有变化。或者也可以说,我们将这个人过去的印象与近日的印象累加起来了。
无论他/她今天的喜怒哀乐,你总对对方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其中不仅包括今天的表现,还包括过去的表现,时间越久,你就越愿意唤起的记忆和情绪来对待你对他/她的认知。
比如,你不会因为一个人今天对你发脾气,明天又对你呵护有加,你就两天用反差极大的态度来应对,你会根据过去交往时间中的总体印象来判断决定你的态度。很久之前一个引起你强烈情绪反应的事件甚至会比刚发生的某件事更容易左右你的行为。

古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也许对一个人的变与不变的判定**,**只是为了方便观察者理解被观察者。他先给对方确定一个标签,然后再根据这个标签去验证对方是否符合,如符合则标签有效,不符合则更换其他标签继续验证。不过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试错。 这样看来,似乎对他人的认识上,我是秉持着Perdurantism的观点来看待的。但这里也有一个矛盾,即对于别人以往的印象是怎么得来的呢?如果是靠记忆,那么又会绕到跟上一条一样的纠结中去?

求解中……

文章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