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798

因为想要参加DE-Day的成果展开幕酒会,偶来到了传说中的798艺术区。这里保留了厂区原貌,很多画廊工作室都是在厂房基础上改建的,所以看起来另有一番味道。不过,我觉得798这边确实是适合小众的,而非大众。夏天不适合来,因为太热,厂房没空调;冬天不适合来,因为太冷,厂房没暖气;来得太早不适合,因为基本上所有画廊、展厅都是11点以后开门;没车不适合来,很多活动都会办到很晚,如果想玩到结束,那么就别指望坐公交(末班车差不多完上10点)回去,出租车估计那时会很抢手。

发了一堆牢骚,说说感想吧。其实我觉得798就是一个主题公园,以艺术的名义或者以其他的名义(比如时尚?比如前卫?比如品味?)。图新鲜去玩一下,很有意思,但经不起反复品味,而且这里展出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都能理解的。看一些作品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问题,难道艺术非要脱离大众,脱离大多数人吗?如果一个作品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不能给受众以美好的感觉,它还算是艺术吗?有些作品确实能触动我,但有些作品我看了毫无感觉,甚至有种厌恶的感觉,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过我始终觉得我们应该创造出美的东西,而不是极端、偏激的东西。不过,Liu同学说如果作者只是忠实重现生活,那么很难对观众产生影响,只有通过抽象出一个突出元素,集中观众的注意力,才能达到震撼观众的目的。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很明显很多作品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这一点,而内涵上相去甚远。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它解释说,为什么以前的艺术作品都是描述世间美好的事物呢?那是因为人们的生活太苦了,不断遭受战乱、疾病的折磨;去教堂吧,神父还会不断强调你是有罪的。于是,艺术家们就创造美的东西,抚慰人们的心灵。而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极大丰富,美随处可见,好像艺术再创造美也没什么特别了,于是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阴暗面,警醒人们,刺激人们……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是否应该为那些表现畸形生活、偏激思想的艺术喝彩,只是因为他们证明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呢?呵呵,这是个问题。

再说说DE-Day的开幕酒会吧,没想到去的人那么多,厂房里挺闷热的。不过展出的作品都很有意思。它是以新媒体为主题的,所以很多作品都是围绕数码数字技术开展的,让人耳目一新。DJ现场打碟,街舞表演,蹦迪再加上新媒体作品,让整个活动极富特色。不过,偶最高兴的还是得到一本手翻书,就是快速翻页,可以看到动画效果的那种书,很有意思,其实它的每一页就是动画的一桢,快速翻,跟放动画片差不多。

我终究是个经常EG的人,此次亦不例外。参加完活动回去的过程中我消耗的精力恐怕比整个白天都多。大晚上出来,惊喜地发现本来应该晚上9点就发完末班车的那趟直达我家的车连着开来了两辆。我欣喜万分地上了车,还没坐稳,第六感就发作了,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然后这不详的预感就从售票员那里得到了证实——我坐反方向了……下了车,一路狂奔到马路对面,正好赶上一辆车(貌似是我应该坐的车),冲上去后,在第六感的指引下,我再次发现坐错车了,这次我仔细问了售票员关于换车路线和地点。于是乎,又返回到798,对,绕了个圈子……我坐上一辆车奔去三元桥,从三元桥去了东直门,再从东直门坐城铁,然后下了城铁打车……一番周折,偶终於赶在午夜之前回了家……回家后,惊魂未定,想起早上出门时坐的那辆走迂回路线的公交车,不由得感慨,我今天主要就是兜圈子去了啊,哈哈。

文章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