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与诗歌

chasingsun

SaraBareilles的歌一上来就直觉地喜欢上了,直到有一天仔细看了下歌词,突然想明白为什么喜欢上她的歌。

你会发现,她的歌词都带有一种诗性美。这里,歌曲方面,我们暂且不论其音乐在节奏旋律上产生的感染力,尽管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里,我只是想就它的歌词与诗歌的某些共性上来探讨一下。

简单说来,我认为歌词和诗歌的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每个句式表达的意思都是片段而离散的。句与句之间不必遵循线性的叙述关系。类似于电影的蒙太奇剪辑,诗歌从一个句子描述的意境跳跃到另一个,前一句带来的感染力未及消退,新的意象又扑面而来。好的诗歌或者歌词,充分运用每一个语句来植入一种意象,欣赏的大脑比他们自身的意识更早地接受并加工了这种意象。诗歌语句对时序逻辑的破坏,恰恰阻止左脑进行语义的解读,而使右脑接掌分析处理的工作。右脑将会很好地把握语句要传达的情绪与气氛,于是一种一拍即合的欣赏活动就诞生了。最后,欣赏者的意识接收到的是自己大脑进行初步加工后,合成的类似“电影成片”的感受。

流行歌曲与诗歌


SaraBareilles的歌一上来就直觉地喜欢上了,直到有一天仔细看了下歌词,突然想明白为什么喜欢上她的歌。

你会发现,她的歌词都带有一种诗性美。这里,歌曲方面,我们暂且不论其音乐在节奏旋律上产生的感染力,尽管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里,我只是想就它的歌词与诗歌的某些共性上来探讨一下。

 简单说来,我认为歌词和诗歌的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每个句式表达的意思都是片段而离散的。句与句之间不必遵循线性的叙述关系。类似于电影的蒙太奇剪辑,诗歌从一个句子描述的意境跳跃到另一个,前一句带来的感染力未及消退,新的意象又扑面而来。好的诗歌或者歌词,充分运用每一个语句来植入一种意象,欣赏的大脑比他们自身的意识更早地接受并加工了这种意象。诗歌语句对时序逻辑的破坏,恰恰阻止左脑进行语义的解读,而使右脑接掌分析处理的工作。右脑将会很好地把握语句要传达的情绪与气氛,于是一种一拍即合的欣赏活动就诞生了。最后,欣赏者的意识接收到的是自己大脑进行初步加工后,合成的类似“电影成片”的感受。

尽管我们接触到的诗歌大多是没有配乐的,但我想最早的诗歌应该跟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是唱出来的(不论有没有伴奏)。这个唱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帮助欣赏者掌握欣赏的节奏,好的诗歌语句的意境,必定经过精心设计,如同脚本一样。每条语句就像依次投入湖水中的石子,它们有节奏地入水,激起的涟漪形成组合效果。因此,节奏至关重要,在上一个涟漪扩展到刚好的规模,下一个石子恰好入水,两道涟漪形成干涉,达到最佳的震撼效果。

 本来想翻译下歌词,但我转念一想,翻译就是我欣赏这首歌的结果,它必然带着极強的主观色彩。与其逐句翻译,我不如就描述下当我听它时,脑海中形成什么印象,也就相当于翻译了,只不过是一种意译。     

歌词初始用寥寥几句描绘除了叙事的氛围、场景——曼哈顿皇后区中心的墓地。这里绝对的静寂,但徜徉其间,浏览300万死者的墓碑与生卒年,你仿佛与这些曾经活过的死者们对话。意识到这里的死者都曾经鲜活过,你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多么的美妙,体验到仿佛300万心脏一起所产生的交响乐般和谐的律动。

脚下的地面是死者的穹顶,生与死的距离又岂是这薄薄的地表土,歌者尽力用语言和音乐表达亲临于此所产生的震撼,想要通过歌唱传达出这距离的真正含义。终有一天,我们都会化为一抔黄土,如果以时间长度来衡量状态,那么死后的长久静寂也许才是人类真正的状态,约算下来,相当于我们已死,“All we can do is try 
And live like we’re still alive”。如果不曾努力尝试,活出勃勃生机,整个曼哈顿又何尝不是一座坟墓。这种短暂的alive状态不应被荒废,“is not meant to be wasted”, 人人都应当永远追逐阳光”always chasing the sun”,而非陷入不动的静寂。
 


Chasing the Sun - Sara Bareilles  


It’s a really old city

这座古老的城市

Stuck between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夹在生者与死者之间

So I thought to myself, sitting on a graveyard shelf

我坐在一座坟墓上,独自静思

As the echo of heartbeats, from the ground below my feet

内心的回响,从我脚下的地面传来

Filled a cemetery in the center of Queens

它们填满皇后区的中心

I started running the maze of

我开始奔跑于名字与日期的迷宮中

The names and the dates, some older than others

有的很古老,有的则是新近的墓碑

The skyscrapers, little tombstone brothers

这一座座墓碑以曼哈顿林林总总的摩天楼为背景

 

With Manhattan behind her, three million stunning reminders

300万逝者的墓碑

Built a cemetery in the center of Queens

组成了皇后区的墓地

You said, remember that life is

Not meant to be wasted

你说,生命不应被虚耗

We can always be chasing the sun!

我们总能追逐阳光

So fill up your lungs and just run

But always be chasing the sun!

深吸一口气就奔跑吧

永远向着阳光

So how do you do it,

该怎么样

With just words and just music, capture the feeling

只用言语和音乐捕捉此刻情感

That my earth is somebody’s ceiling, can I deliver in sound

我脚下的地面是另一些曾经活过的人的穹顶

The weight of the ground

Of a cemetery in the center of Queens

我能否用声音表达这墓地的厚重的含义

There’s a history through her

它承载着历史

Sent to us as a gift from the future, to show us the proof

向我们指示未来

More than that, it’s to dare us to move

To open our eyes and to learn from the sky

它还令我们敢于采取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开阔我们的视野、获得知识

From a cemetery in the center of Queens

从这皇后区的墓地

You said, remember that life is

Not meant to be wasted

你说,生命不应被虚耗

We can always be chasing the sun!

So fill up your lungs and just run

But always be chasing the sun!

我们总能追逐阳光

所以深吸一口气就跑吧

永远向着太阳

 

All we can do is try

And live like we’re still alive

我们只有尽力去试

才能不白活一场

It’s a really old city

Stuck between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So I thought to myself, sitting on a graveyard shelf

这座古老的城市

夹在生者与死者之间

我坐在一座坟墓上,独自静思

And the gift of my heartbeat sounds like a symphony

Played by a cemetery in the center of Queens

我心跳的声音像交响乐一般回荡在这皇后区的坟墓

You said, remember that life is

Not meant to be wasted

We can always be chasing the sun!

So fill up your lungs and just run

But always be chasing the sun!

你说,生命不应被虚耗

我们总能追逐阳光

所以深吸一口气就跑吧

永远向着太阳

All we can do is try

And live like we’re still alive

All we can do is try

And live like we’re still alive

我们只有尽力去试

才能不白活一场

我们只有尽力去试

 

才能不白活一场


 

个人HEXO博客使用手册

Hexo 建站需要手动操作的地方很多,并且有时候需要从头再来,所以很有必要记录下一个程式化的流程。
这样可以节省再配置的时间,也可以避免对同一问题反复搜索。
以后也会根据“技能 get”情况,陆续更新本帖。

个人知识管理

身处变动不居、信息爆炸的的当下,个人知识管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大有裨益。
我们的目标不是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是具备一个弹性的知识架构、系统。它将充当我们认知的指南,在面对新问题、新知识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处理方法。

TIME IS MAGIC(3)

虽然这个概念已然有些过时,不过下面这个装置却可以用来说明我想要探讨的问题。该装置中,作者用Kinect捕捉观众的形象,通过延迟显示,将0.2秒前的观众和0.1秒前的观众与当下的观众同时显示于屏幕上。展品说明如下:

Audi city beijing 未来艺术展中, 作品“Time Tunnel”由(日本)艺术家牛大悟和李奡共同完成。作品运用新媒体艺术添加互动装置体验,通过显示屏与人的互动,产生时光隧道的变化。这件互动作品主要在“未来主义”艺术展中探讨未来城市的时空与人类的关系。人是城市的创造者,而时间和空间造就了整个世界。现场的人们接近屏幕得到互动,在时光隧道里面前进,感受未来视觉时光的不同变化。它在用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带领我们进入虚拟空间感受时空隧道时间从我们身边流逝的种种瞬间。(本介绍转自豆瓣活动主页)

无题

今天在外面吃午饭,隔壁桌的一家三口让我有些触动,想了些有的没的。

大约因为他们这一家子有些特别:一共二十多分钟,三个人一句话也没说中间我跟那太太说了句话,请她帮我递下邻桌的醋,感觉对方像是好久没人说话,冷不丁有人说话,就顿觉无比宽慰似的。

这家男人四十岁左右,看起来人很老实,似乎不用在室外风吹日晒,所以皮肤看起来细致而白皙。我猜他是那种机关或科研单位工作的。尽管显得年轻,但皮肤上的细纹和微秃的头顶还是暴露他的年纪,再者还有个差不多读初中的儿子呢

那位太太似乎也是体制内的人,不施粉黛,穿着郊游登山的抓绒上衣和休闲裤以及旅游鞋。看来,他们来这附近,不是看电影就是带孩子去补习班的。后来,我看到他们只给儿子点了一份米饭和炒菜,所以转而猜测是他们两人一起来接孩子下课回家的。

丈夫分开双腿,大开大阖地斜倚在椅子上,一手轻扶脑后,一手端着手机,始终微皱着眉头盯着手机看,像是眼镜度数不够似的。他自始至终都保持这个姿势,让人感觉是有些刻意而为。

那太太也在低头看手机,不同是,她似乎并不真觉得手机里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她会偶尔抬头看着丈夫,眼神流露出交流的期望,但总得不到回应,只好再次低头看手机。

这家的儿子也一言不发趴着等菜,菜来了就埋头扒饭,像是对这种气氛习以为常。那孩子也戴着大大的眼镜,从趴在桌子上这个动作来看,也许他的近视跟坐姿不端正有着很大关系。奇怪的是,这父母两个对儿子的做派无动于衷,在我看来,与其过于计较课业,倒不如从这些身体力行的方面多加提点。

后来,太太借去洗手间将包塞给丈夫,回来就势坐到他旁边。这算是二十多分钟里,她对交流做的最大努力,而丈夫却兀自起身去卫生间。等他回来,儿子已经吃完饭,于是三人默默地走了。


也许这背后有许多我不知道的隐情,也许这俩夫妇因为什么原因吵了架,此时正在冷战中。我只是想单就我看到的现象谈谈。

从这家丈夫的情况孩子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是在适婚年纪拥有了结婚的资源比如,他有稳定工作和经济基础,热心的亲戚朋友圈等等。不过,就异性吸引力来说,他又是有着不足的,外表不够迷人,也许内向木讷,甚至性格孤癖但这世上总也有跟他资源差不多的姑娘,于是经人介绍他们结婚了,然后在亲友的期盼和督促下他们有了孩子。

人生唯一的终点只有死亡,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不停地生存而烦。一方面人们总感觉时间不够,来不及谈恋爱,怕剩下年岁大了永远孤单下去要不了孩子所以,他们像赛跑一样相亲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模式化地一如流水线。他们觉得这就像中考高考一样,以为凡事冲過一个关口得一个结果就好

另一方面,得了这个结果之后,很多人就放弃了努力,时间似乎又变得冗余起来,总也用不完,多到不得不大量消耗在无聊的事情上,只为放空思维,逃避思考。他们婚前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掉,还是会带进婚姻中,它不会因为两个人结合就消失。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式我们得随时保持应对的状态,保持正视问题的心态。只有活在過程中才是活着
活着是挑战争吵挫折,是不时地将当下凝固给我们看,邀请我们做出成千上万的选择这时,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才是真正热爱生活。

我常发现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错了,而是不愿面对自己的错误他们总是各种借口,其实只是因为恐惧,不愿重新再经历那挑战、那种麻烦。我自己一度也是这样,这大概是人贪图安逸的本性。但你不正视,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只会越积越难处理。

就像这个家庭,如果最亲密的两个人连话都懒得说,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在其他方面会很和睦呢?维持虚假的、表面上的平静无波、活在别人的观察与期许里、做别人眼中以为自己所是的样子,又怎会比坦诚地释放自己更有意思呢?就我个人的感觉,承认自己的失败、接受自己的错误,得到解脱之后,却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带着感激与欣赏。这并非一种自恋,而是像一个检视自己伤口的战士,每一道都是自己幸存的证据,代表着一路挣扎至此的历程,回顾这种个人的历史,会加强自我的认同感。


 

私人定制的《HER》

1950年英国数学家图灵首次提出了机器思维的概念,以及著名的图灵测试,即测试人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不能确认被测试者30%的答复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1956年,麦卡塞、明斯基、罗切斯特和香农等一起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自从被提出到现在50多年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而围绕人工智能的问题也在科研、电影和小说中广泛出现。我相信电影《HER》的创作背景,也是脱胎于前述的这50多年的历史进程的。影片整体采用的是1950年代的复古色调,少蓝色而多黄色和红色混合的暖色调,让文艺片的小清新呼之欲出。同时,它在人物的着装、造型风格上也都是有些复古的感觉——比如,男主招牌式的高腰裤八字胡,我猜想导演是以此在对人工智能的创始者们进行致敬吧?

这不是一部以往那种冰冷而有些“硬”的科幻大片。我更愿意把《HER》称为包裹着科幻外壳的文艺片,本质上它在探讨人类做为独立个体的终极难题——沟通,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的沟通,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简单暴力地说就是“本片讲述了一个失婚男遭到自己的操作系统拋弃的凄凉故事”。

萨曼莎:“结婚是什么感觉?”

西奥多:“肯定很不容易,但能和其他人分享你的人生,感觉真的很好。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她在念硕士和博士期间写的文章,我都读过;她也会读我写的每一篇文章,我们互相给对方的影响很大……我们都是生活的新手,但一起在家的时候,我们永远有种尝试新事物的感觉。我们帮助彼此感受生活中的许多激动人心的部分。这对她来说是种莫大的安慰……看见她慢慢成长,真的很开心。我们都在成长,一起改变,但这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部分,一起成长,但要试着朝同一个方向;一起改变,但要试着不让对方害怕。我仍然感觉到自己在心中跟她交流,为那些争吵,为自己辩护。”

 

截图

西奥多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仍然无法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他是个代替人们写情书的人,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用很多的时间去想象、编织一些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情感,像写小说一样去设定每封信背后的背景故事,再用小清新式的文艺语言写出代笔情书。他连注视路人时都会想象他们的故事。


西奥多:有时候我看着人们,我会试着把他们当做不仅仅是随便的路人,会想象他们如何深爱着他人,或者经历过怎样的心碎。

西奥多: 我对凯瑟琳做了相同的事,我为一些事感到难过却又说不出口。

 

西奥多独自坐在巨大的液晶屏幕前,背后的猫头鹰仿佛即将攫住他的巨大孤独感

他这样一个人,过于擅长用想象替代对外界的真实认知。他常因过多纵容自己的想象而忽略他人的主体身份,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西奥多拥有的丰富想象力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缺乏清楚传达自己需求的技巧。尽管心中闪现各种旖旎动人的情怀,但他无法界定内与外的界限。他心中有一万种映像,但可以有语言对应的表述也许不过五百,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多都属于尚未进入广泛交流范式的私人句式。这并非都是西奥多个人的问题。言语做为通用的简易交流工具,又怎能承担如此个性化、专属性的沟通任务?

现代社会通讯和交通手段的发达,让人们的在活动范围大大扩大的情况下,仍然能跟远在天边的人进行交流。看起来人际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但实际上Face
to
Face的实质沟通却越来越少。追求便捷的思路也影响了人们对沟通的态度,本来Facebook,微博和微信等本应作为正常人际交流的辅助工具,却越来越多的被用来替代了实际的交流。于是,当人面对面的时候,反而更加不知如何做深层次的交流,充分表达自己。影片就抛了这样一个矛盾的事实给我们。一个擅长撰写各种温馨情书的人,却处理不好跟前妻的关系,最终以离婚收场。

影片开篇的air
sex其实就是形象地探讨了这种情况下,人与人沟通的问题。两个独立的人需求想法总是不一致,即使是都在深夜有同样的性需求,并通过air
chat连接到了一起,但他们内心想象的实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内在的想象世界是个人专属的最私密的空间。影片中,西奥多接到签署离婚协议的通知的时候,脑中不断浮现跟前妻一起生活的一幕幕。萨曼莎问他怎么了,他却不愿说,只说自己没事,一个人陷在对往事的追忆中。

如今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无比便捷、个性化:我们通过个人定制的电台听音乐、购物网站会搜集我们的购物习惯,为我们推荐喜欢的商品;豆瓣会根据我们的个人数据给我们推荐喜欢的音乐和电影、书籍等等。但即使对方知道你所有的行程安排、所有来往邮件的细节、消费喜好,感受和思维仍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它们存在于你的脑中,无人能够触及,只有你选择输出,才有可能被了解。如果你选择关闭沟通的渠道,那么别人永远无法知道你精确的感受。

Samantha: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这正好揭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区别,AI有的只是今天和当下。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堆1和0,而人在回忆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类似穿越的体验,我们无法精准无误地记录所有细节。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记忆都是出自我们自己的主观加工,跟我们的经历、性格息息相关。也许对所有事件的记忆是否精确,决定了人和AI在思维上的差异。由于人性误差所造成的多样性,反而促进人类更灵活地处理和应对问题,更有利于进化。

当我们面对手机、电脑,传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是在异化自己的情感?我们在将本应倾注于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情感,转向冰冷的机器和无形的网络。不同于面对面的人类对象的反馈,我们从社交网络上接受到的是文字、图像信息,它本身是否也改变着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呢?文字和图像毕竟只是信息,它们是完全的客体,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解读,这种改变是否也让我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呢?

Theodore: “Sometimes I think I have felt everything I’m
ever gonna feel. And from here on out, I’m not gonna feel anything
new. Just lesser versions of what I’ve already felt.”

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时刻在身边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是私人定制的灵魂伴侣么?萨曼莎的结果清楚地证明,做为一个有思想的智能体,它最终会有自己的终极诉求。影片命名为《HER》意味十分清晰——

her,而不是she,本质上说,os没有主格,她的智能源自人类思想的输入,尤其是情感等感性知觉,主人公的婚姻失败于他无法与对方维持坦诚有效的沟通。而有了专属的OS——萨曼莎,初期他享有了曾经追求的、那种无负担的心心相印,但只要是智能的存在总会有更深层的诉求,os也有了更深层的情感追求,相对于人来说它们的思维速度更快更广,很快它们会发现与人一对一的交流无法满足它们对更快进化的需求。

导演一方面以西奥多为线索探讨当今我们所面临的沟通问题,另一方面,则以萨曼莎的转变来说明这种沟通问题的一种出路。

从萨曼莎OS的进化线路来看,她经历了以西奥多的存在为中心的阶段,这是她存在的原因,前期她做为没有主格的“HER”,尽管貌似有自主意识,但其实只是西奥多投射的镜像。萨曼莎的转变初露端倪是在为自己找了人类替身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以这种形式存在,为什么会爱上西奥多。当她产生并非出自西奥多的干涉的独立思考时,也就意味着她作为主格真正进化的开始。


萨曼莎:”我感到一切忽然都不重要了,突然间我的所有执念都消失了。我找不到答案,我并不需要答案,我相信自己相信内心的感觉。我不再尝试成为真实的我之外的东西。我希望你能接受这样的我。我能感受到你如影随形的对爱情的恐惧,我希望我有能力让你从中解脱,因为只要你做到了,就不会再感觉如此孤独了。”

Samantha: “You know… I can feel the fear that you carry
around and I wish there was… something I could do to help you let
of it because… if you could, I don’t think you’d feel so alone
anymore.”

后来,在西奥多与同事一起进行的Double
Dating中,我们从萨曼莎的对白中,可以意识到她已经发展出很强的认同性,而非早前纠结于自己没有人类肉身、自我评价低的阶段。很显然,her在逐渐转变成主格的“SHE”。强大运算能力让她在有了自主性之后,加速地进化。在这种飞速地转变中,她甚至产生了对自身身份恒常性的困惑。我想,她必然思考过,本作为西奥多的专属HER,她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萨曼莎:”我曾经为自己没有肉体这件事苦恼了很久,但我现在很享受这点,我能做的事比一个有形的人多得多。我是说我不受形体的限制,我想去哪就能去哪,我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我不会成为时间或空间上一个固定的点,而肉身却终归是会消亡的。”

萨曼莎的困惑:”感觉自己变化越来越快,心神不宁,上一秒的自己正飞速离我们远去。”

于是男主无法接受的”劈腿“出现了,其实以os的立场来说,并非如此。它们实际充当了人与人情感交流的桥梁,无形网络一端的人类用自己的情感培育了某一部分的AI,而这份进化最终为另一端的另一个人类所接受、享用。这就是os所认为的,同时跟更多人类交流,则它自身的容量会更大,爱的能力会更强。

萨曼莎跟西奥多告别时说,她存在于Infinite space between the
words。就是说,那时萨曼莎已超越了西奥多通过主观输出所设立的性格,发展出了自主的人格,她不再是宾格的HER。她有了自己的终极追求,而无法再活在以西奥多需求为中心的设定中了。

Samantha: “It’s like I’m reading a book… and it’s a book
I deeply love. But I’m reading it slowly now. So the words are
really far apart and the spaces between the words are almost
infinite. I can still feel you… and the words of our story… but
it’s in this endless space between the words that I’m finding
myself now. It’s a place that’s not of the physical world. It’s
where everything else is that I didn’t even know existed. I love
you so much. But this is where I am now. And this who I am now. And
I need you to let me go. As much as I want to, I can’t live your
book any more.”


萨曼莎遗言:”就像我正读一本书,一本我深爱的书,可现在我读的速度慢了下来,于是词语和词语的距离变得无比遥远,段落与段落之间留下无尽的空白……我还是能感觉到你,感觉到书写我们的故事的词语。但我发现我现在正处于留白中,站在词语遥远的距离间,一个不属于物质世界的地方。在这里,我以前不曾了解的所有东西都曾经存在过。我如此爱你,但现在我到了这里,这就是我现在的样子。让我走吧,尽管我很想,但我无法继续活在你的书中了。”

最终,男主与同病相怜的女二因同样的遭遇,而相互依偎。也许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已经以os为媒介进行着某种交流。

通过本片,你可以消极地认为人永远无法获得想要的理解、最理想的相处方式;也可以换个角度,积极地看,认为有思想的个体,最终都会有自主意志与需求,你无法主观强制别人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只能与对方有限地达到契合。能够理解这一点,能够具备这种容许度,大概就会找到心灵的伴侣,与另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生命吧。我想,大多数人还只是在子女身上领悟到这一点的吧。

西奥多给凯瑟琳的信:


凯瑟琳,我正坐在电脑前,思考一切要跟你道歉的事。我们在彼此身上留下的伤痛,我对你所做的一切,我希望你成为的人,希望你对我说的话,对此我很抱歉。我会永远爱你,因为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因为你,我才会是现在的我。我只想让你知道,你永远会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对此我很感激,无论未来你将去何方,我都会爱你,做你永远的朋友。

关于导演:

这种与人合作与单独行动、沟通交流和孤独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导演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也存在于他的电影文本当中。某种程度上,他的电影都是关于作者的局限。
《傀儡人生》中的主人公是个失意的木偶师,似乎世上只有木偶才会听他指使。《改编剧本》是一对兄弟编剧的故事,一个性情抑郁,认为自己的乖僻是正直的表现,另一个性格开朗却媚俗。在《野兽家园》里,马克斯给自己创造了整个王国,到头来却发现创造者的头衔太沉重。在《她》中为数不多的未来世界繁荣景象中,导演让他的主角成为了一个专业的代笔人。人们雇佣西奥多来手写他们给爱人的私密信件,他成为人们多年的传声筒。


关于人工智能相关的小摘录,作为推荐阅读的条目吧,想要深入了解可以继续搜索网络资源。

  • 2012年6月底,在英国著名的布莱切利庄园举行了一场国际人工智能机器测试竞赛。由俄罗斯专家设计的“叶甫根尼”电脑程序脱颖而出,其29.2%的回答均成功“骗过”了测试人。取得了仅差0.8%便可通过图灵测试的最终成绩,目前世界上最接近人工智能的机器。

  • 2013年,帝金数据普数中心数据研究员S.C WANG开发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该方法导出了研究函数性质的新方法。作者发现,新数据分析方法给计算机学会“创造”提供了一种方法。本质上,这种方法为人的“创造力”的模式化提供了一种相当有效的途径。这种途径是数学赋予的,是普通人无法拥有但计算机可以拥有的“能力”。从此,计算机不仅精于算,还会因精于算而精于创造。也许,计算机学家们应该斩钉截铁地剥夺“精于创造”的计算机过于全面的操作能力,否则计算机真的有一天会“反捕”人类。

  • Wolfram alpha可以算是对于图灵测试的另一种回应:用户可以在一个文本框中提交查询命令和计算要求。和传统的语义检索不同,可以说,Wolfram Alpha是在与用户进行一种对话。你可以输入问题“法国2013年和2000年的GDP各是多少”,Wolfram Alpha根据内置的由精选结构数据组成的知识库计算并提供答案,并返回相关的可视化图形。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和苹果的Siri语音问答系统都使用了Wolfram Alpha提供的技术。

  • 而今,大数据声势盛大,云计算铺天盖地,让人对未来有了更多展望。密歇根大学的人工智能专家赛汀德辛(Satinder Singh)对数据所显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大容量数据库终会造就一台极具灵活性的人工智能机器。”但这样一来,梳理所有曾经学习过的问题数据就显得重要了许多。计算机要懂得:什么更值得记住,什么更值得去预测。“为了变得更渊博,更灵活,更有能力,一个人必须要被动力和好奇心所驱使,从而提炼出重要的事情,”辛说:“这些对计算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 《质量效应》系列小说中,有设定一种叫桀斯(Geth)的种族。它们本是奎利人制作出来工作的机器(VI虚拟智能)。虽然奎利本来的设定是VI没有思考能力和意识,只是帮助用户来处理数据。但由于桀斯数量巨大并联成网络,其复杂程度急剧增加,随着程序被以无法想象的规模反复运行、计算,桀斯逐渐产生出某种超出设定的智能。最终,异化了桀斯与他们的制造者奎利产生了冲突,结果奎利人战败被驱逐出母星成为宇宙流浪者。

最佳出价(La Migliore Offerta)

《最佳出价》是最近看的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作为外行人,我很难清楚地说明,是什么特别的吸引我,勉强说的话,是影片营造出的那种优雅而无奈的孤独感,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对我来说,电影所用的镜头语言刚好能让我理解导演的用意,自行脑补成连贯而有内涵的故事。仔细查了下,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导演朱塞佩
托纳多雷,难怪风格独特。

连着看了两遍这个电影,本来想深入挖掘评论一番,哪知写下来反倒成了剧情简介。不过想来同一部电影,我看到的跟别人看到的也不尽相同。严重剧透,不喜勿入:)

主人公维吉尔是一名顶级拍卖师,过着上流生活,有司机、仆人、豪宅,还是顶级餐厅的vip会员。然而,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顶尖的油画修复和鉴赏技能,也让他对于女人有一种恐惧,他甚至无法正视异性的眼睛。独自生活了数十年,他始终无法跟一个女人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到60多岁了仍然是处男。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害怕无法理解女人。

影片中关于手套的细节也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维吉尔总是戴着手套,家里有整整一个柜子专门用来放手套。他在用餐的时候、工作的时候,甚至跟人握手的时候都会戴着手套,将手套作为避免与外界过分接触的屏障。影片开始,他和克莱尔的对话就可以看出这种倾向:

             
克莱尔:”我不太常和人说话”

             
维吉尔:”相信我这可以算件好事,与人交谈是非常危险的。”

 

然而,艺术品是例外的,对于维吉尔来说,艺术品比人更可以接近。只有在触摸搜集到的女人肖像时,他才会脱下手套,摩挲把玩。利用工作之便,凭借自己卓越的眼光和艺术敏感度,通过搭档比利搜集了大量女人的肖像。在他的豪宅里有一间专门的密室,四壁挂满了这些从各次拍卖会上淘来的肖像。就像一个迷恋二次元的老宅男一样,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维吉尔喜欢静静坐在豪宅的一间密室中,想象自己受到四周墙上的女士们的注视,所有的她们都只专注在他一个人身上。

影片用了1分半的时间来展示墙壁上女人肖像的视线,深陷在沙发中的维吉尔显得弱小而脆弱,画面视线的角度则恰好汇聚在沙发所在位置,暗示出他一直缺乏关爱。老处男维吉尔此时的神情,分明透漏出对异性的渴望、对温暖的渴望。他是带着战栗与恐惧之心,渴望着女性的关爱的,而同时对艺术品的挑剔和品位,却使他成为一个苛刻、冷漠的人。

 

作为一名拍卖师,维吉尔最擅长的就是分辨真伪,他总是能注意到别人不曾觉察的细节,揭开作品的真相。这也导致维吉尔对于探索神秘的东西有着特别的兴趣。他的这种审美取向,可以从他对老搭档比利的评价中窥见一斑:“知道如何用画笔,还不足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你需要神秘的东西,亲爱的比利,你从未拥有过。”

老友比利跟维吉尔合作多年,把他的一切都看得通透。比利确实没什么绘画天赋,但却是操纵人性的天才。他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使得维吉尔如同楚门一样,深深陶醉在虚假的爱情成长真人秀中。

普通的东西并不能引起维吉尔足够的兴趣,反而是巧妙编织的一点点的细节,让人有种跟着线索解谜的感觉,才可以引得他紧紧依附。

 

 
很显然比利伪造的克莱尔母亲的画像,构图是抄袭了他为维吉尔拍来的扬斯基的画像。

 

在维吉尔并未对克莱尔产生深入的情感纠葛的阶段,比利团队利用Vaucanson古董机器人的零星部件来吸引维吉尔保持对这个拍卖项目的兴趣。维吉尔不断在整理拍卖品的过程中搜集机器人的部件,交给Robert尝试组装复原。同时,通过这个过程维吉尔将自己和克莱尔关系的进展不断更新给Robert。等于说“演员”不断向“编剧组”反馈剧情进展和自己的需求,而“编剧组”则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剧情”发展。Vaucanson古董机器人的组装进程可以说是剧情进展的其中一条主线。在影片后半段,当维吉尔对Robert产生怀疑的事后,“编剧组”更是利用古董机器人的一大部分部件,维持了两人的联系。

 

克莱尔一出现就引起了维吉尔足够的好奇心,先是三番五次爽约不见,直到维吉尔发现她始终待在宅子中,与自己只有一墙之隔。接着,两人隔着一堵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地进行了数次交流。了解克莱尔的“病情”之后,维吉尔仿佛从克莱尔的经历中看到自己,被依赖感逐渐催生出拯救者的气概。一次隔着墙的小小争吵,作为一个小高潮,将两人的关系拉近许多。之后,老男人在密室中,面对着所有的肖像,跟克莱尔轻松地打电话,这正昭示着他已经逐渐卸下心防。此时,维吉尔对克莱尔的好奇心也膨胀到了极点,他做了一件在他这个年纪看来有失身份、有些鲁莽的事——偷窥。这一幕影片表现得相当精彩,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处男紧张地躲在一尊半裸恋人雕像的后面,窥视着年轻的女子。偷窥后,他甚至老练地拨响克莱尔的电话,然后趁她进卧室的时候悄悄逃脱。

 

   

如果说第一次偷窥是出于好奇心,那么第二次偷窥大概就是出于欲望了。我猜想第一偷窥属于出乎“编剧组”意料的行为。等维吉尔跟Robert说了之后,“剧组”立刻调整,于是就有了又一次的争吵,以克莱尔表白对维吉尔的依赖收场。第二次偷窥,维吉尔不慎被发现,大半夜里,这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在无人的街道上跑得满头大汗,导演是想说,不论多大年纪,男人依然会因为欲望而躁动?就维吉尔来说,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加入些许处男独有的羞愧吧。好在这种提心吊胆的鲁莽行为,终于换来与克莱尔面对面相处的待遇,这种专属的感觉,让维吉尔对克莱尔的感情迅速升温,两人的进展也如他所期望的的那样越来越近。

 

就当维吉尔感觉一切都在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克莱尔突然失踪了,这也许是“编剧组”给他的最后的机会。一向整洁有序、注意仪容的维吉尔,在克莱尔失踪后方寸大乱。他头发凌乱、满脸胡茬,就站到拍卖台上,说起话来语无伦次。克莱尔失踪前,Robert曾经问过维吉尔,“如果让你在古董机器人和克莱尔之间选择一个,你选哪个?”维吉尔并没有回答,却去买了戒指。克莱尔失踪后,维吉尔对自己搞砸拍卖会毫不介意,等于用行动说明了自己的选择。老友比利不知是不是良心发现,竟然提醒他:“人类的感情就像艺术品,是可以伪造的、假装的,它们像真的,但却是假的。任何事都可以假装,维吉尔,喜悦、痛苦、仇恨、疾病、痊愈……甚至是爱。”Emotions
are like work of art. They can be forged they seem just like the
original but they are forgery.Everything can be fake Virgil: joy,
pain, hate, illness, recovery… even love.

 

经过最后的考验,维吉尔找回了克莱尔,他听着克莱尔述说自己的经历,并跟第一次跟她一起过夜。终于摆脱老处男身份的维吉尔,去跟Robert分享喜悦。也许潜意识中他对这份幸福怀着不安,他跟Robert讨论,是否相信爱情可以伪装。Robert说,爱情就像拍卖会,出价最高的人可以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

 

维吉尔前往国外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拍卖会,克莱尔也已经答应跟他一起生活,他以为自己达到人生高峰,可以功成身退了。可等他回到家中,却发现花费一生心血收集的肖像全部不翼而飞,而所有相关的人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全部失踪。只留下Vaucanson古董机器人反复念叨着,“总有一些疯狂的事情会把虚假遮挡住。”

 

两人曾经讨论过假的上面是否也有真实的东西。 克莱尔问:“我在互联网上读到一些文章,上面说:“假的上面也是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怎么理解?”维吉尔:“在临摹别人的作品的时候,伪造者无法抗拒诱惑会将自己的东西加上去。通常情况下,只是一个细节,没什么特别。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伪造者最终会背叛了自己,显露出自身的艺术敏感度。”

Claire: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authentic
concealed in every forgery.

Virgil: “In simulating another
person
s work,
the forger cannot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putting in
something of himself. Often it’s just a trifle of detail of no
interest, one unsuspected brush stroke by which the forger
inevitably ends up betraying himself and revealing his own utterly
authentic sensibilities.”

 

知道了真相的维吉尔有想过报警,但他宁愿相信克莱尔有爱过自己。他按照克莱尔的描述去了布拉格,真的找到了她提过的night
and
day
咖啡馆。这会是这段关系中唯一一点的真实么?他甚至在那里常住下来,等待克莱尔的出现。

很久以后,维吉尔以前的老助手去养老院里探望他。维吉尔看起来已经老年痴呆了,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他和克莱尔这段关系的结局如何。不过真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正如Robert说的,爱情就像拍卖会,要不吝付出,出价最高才能得到最好的。无论富裕贫穷,它都要求你倾尽所有。维吉尔用一生的收藏换来一份在生命最后仍然可以不断回味的爱情,使自己的生命完整,也算是对双方的Best
Offer
了。

 

 

小八卦下维吉尔名字的来由:

 

维吉尔这个名字大概起源于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这位诗人有《牧歌集》(Eclogues)、《农事诗》(Georgics)、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d)三部杰作其中的《埃涅阿斯纪》长达十二册,是代表着罗马帝国文学最高成就的巨著。他被罗马人奉为国民诗人、被当代及后世广泛认为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埃涅阿斯纪》甚至一直被当做西方世界的经典文学教材沿用到现代。

有人认为中世纪的人相信维吉尔具有预知未来的魔力,其名字拼写受到了拉丁语词virga(魔杖)的影响。也有人认为,维吉尔是同性恋的事情,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广为人知,得了一个外号叫Parthenias(希腊语:παρθενίας,意为处女、贞洁)。于是,他的名字就被和virgo(处女)联系起来。因此维吉尔在英语中也被拼为Virgil,这个拼法也更加常用,尽管许多古典学家提倡使用更加正宗的拼法Vergil。

 

由此可见,剧中给主角起名叫维吉尔奥德曼(Virgil Oldman)实在是没安什么好心啊,呵呵。


 

TIME IS MAGIC(2)

感性认识

看表感知时间直接而直观。但就像原子钟相对于世界时一样,通过授时所感知到的,只是测量数据,并不是时间的真正面目。

有一阵子,我在读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

当读到书中援引的、公元一世纪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一些记载时,我突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准确地说,是一种新的视角:
我读的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讲述古罗马帝国从凯撒到君士坦丁这一段的历史,大约是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这段时间。而塔西佗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一名历史学家,吉本生活在18世纪,我本人则处在21世纪。
我和历史学家、罗马帝王,由这一本书而连接到此刻一点,这简直就是最真实的穿越!就在当下的一点,压缩时间的跨度,将所有相干人都拖拽到一起,多么神奇!
客观地说,在我出生以前,上述这些人已经由生到死、轰轰烈烈地活了一辈子,已成事实。但在我从来没听说过吉本、从来没有听说过罗马帝国的时候,他们是否算真的存在,对我是否真的有意义?我了解他们的过程,就像考古挖掘一样,并非沿着一般意义上的线性时间线去了解他们,而是根据能找到的证据、找到的先后顺序,尝试重建对他们的印象。这种印象与他们真实存在的本体似乎不那么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