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欣赏的一点心得

平安夜去看了一场话剧,三个小时的话剧,第三个小时我基本是半梦半醒地过来的……  
纵观一下最近看得几场演出,我对欣赏这些东西有了些微薄的想法,写出来晾晾。先从话剧说起吧,看得话剧叫《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据说在香港和台湾都演得挺成功的,不过毕竟他们这次面对的是我这个大陆观众:)现在我反省一下,它让我犯困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吧:  
首先,整个话剧跟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还是有点关系的,而我没看过原著……于是乎,这部分就看不懂,带不进去。  
其次,话剧的剩余部分以综艺节目的形式穿插,是很典型的台湾综艺节目的风格——就是那种口无遮拦外加闹剧不断的形式。这种形式整个热闹、博人一笑也可以,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就会略显乏味。再说,我对娱乐圈阿、上流社会人的哀愁阿也没啥体会,自然无法有深刻感受。  
第三点,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所谓话剧,自然对白是很重要的部分,如果其他表演部分都不出彩儿,对白就得字字珠玑——这里我的意思是唤起观众某方面的共鸣。而鉴于以上两点原因,显然我对该剧的对白也没什么匹配的地方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唤起这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语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会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而我要说的是,这几种表达方式中言语虽然是最直接的表达方法,却是最容易弄巧成拙的,很容易变成填鸭式地宣泄自己的观点——当然,确实有人是刻意想这么做的。又想起以前看过的另一句话,“人体验最深刻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传递的,只有去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真谛。”我想这也是我比较偏爱去看、去听、去观察以及研究的原因吧,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信不过那些得自别人说教的认知了,总希望亲自体会一下。从这点上讲,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一些展览、用心听些音乐或者看些舞蹈,因为这类东西的共同特点是—它要表达的东西需要你去寻找、去体会,一百个人可能欣赏出一百个模样,但也可能欣赏出大同小异的结果,也就是说它存在更大的变数或者说自由度,这就是它们的魅力之所在。对我来说,它们的美就在于能调动我的热情参与……嗯,暂时就能想起这么多吧,以后想出更多再补充:)

无题

 同事问我北京有哪些电子地图,突然想起1年前找工作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杀去上海面试的事情。那次我自己坐火车过去,提前查了上海的电子地图,记好了坐公交和换乘地铁的路线,包括下车后怎么走。一向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竟然就那么找到了面试的地点。一个人在上海呆了两天,虽然以前去过,不过那时候有同学全程照应,我好像对上海的体会并不深刻。那次自己一个人前往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那是一个南方城市——我吃饭的时候人家跟我说话首先用的是上海话,连珠炮说了一堆,看到我一脸茫然才知道我听不懂:(。  那次短短的两天,我自己把外滩溜达了一圈,看了好多老建筑,感觉很好。第二天又就近找了个古镇(好像是叫七宝古镇)。当时一大早起来先找了个订票点买好当晚的火车票,然后考虑了时间和金钱就就近选了这个地方(不要门票:)),然后查查地图就杀过去了,竟也没丢。那个古镇给我印象还挺好的,人不像其他古镇那么多,我玩了一半刚好下起雨,我就近躲进了一个酿酒坊,是那种二层的四方小楼,中间四四方方的小院。一层酿酒,二层布置成酒馆模样,由于下雨整个酒馆有一段时间只有我一个人,我端了一杯现酿的黄酒倚着着二层的围栏看细雨丝从头顶四方的天空落下,顿时冒出了点发幽怀古的情调,然后脑子里就冒出个想法——难怪古时候,南方的文人墨客们做的诗啊、写的文阿,都是那种有点小情调的、甚至酸溜溜的,人家环境如此、有生活体会嘛。哪像北方,一出门5,6级的北风夹着沙土呼得一吹,什么柔肠寸心的全都没了,估计不骂点脏话已经算很文人了吧,呵呵。  
说回在城市生存的问题,总结一下,发现我是这样的,当有的可依赖的时候,就是个超级大米虫,自理能力特差(现在扔到大连还是找不到北,每次回家得有人接我)。可是一个人在外,又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啥都敢闯一闯。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吧。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不愿意做温室花朵呢,呆在温室里有什么不好。

为Croatian Rhapsody而书

克罗地亚钢琴家马克西姆(Maksim)演奏的《Croatian Rhapsody》(克罗地亚狂想曲),我听了有快100遍了吧,电脑里最常播放的是这首,手机里最常播放的也是这首,手机铃声也是这首曲子,真的是有某种东西跟我契合吧,百听不厌。每次听这首曲子,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跟着跃动,即使有什么烦恼也会被甩得一干二净,它真的有种令人振奋的神奇力量。

晚上又在反复地听这首曲子,依然着迷,在网上搜了下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如下:

 Croatian Rhapsody  
 [作曲家](http://dorisprofile.spaces.live.com/view/56296.htm)Tonci Huljic谱写,Maksim([马克西姆](http://dorisprofile.spaces.live.com/view/111017.htm))演绎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震撼心灵的音乐——《克罗地亚狂想曲》(马克西姆))
背景是饱受战争创伤的
克罗地亚,想想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泪和血中,用明快的节奏描绘着悲惨的画面.
**
乐曲建构在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http://baike.baidu.com/view/1536.htm)的三音主题,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开着一朵小白花,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看着战车,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只有夜晚来时,它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波罗的海的土地上,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想是霓虹,车水马龙已散去的缘故,这样的夜里,当然有一点点的悲伤,却是清静比悲伤多.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每每用钢琴诠释时,心中总是泛起许许伤感或无奈。**

这些描述跟我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如果让我形容的话,我会用苍凉、激昂这两个词来形容它,它诠释了某种不屈、某种百折不挠……

不说了,再听几遍去……:)

突发事件

 昨儿晚上厨房的下水道堵了,返上来很多脏东西,一开始以为是整个楼出了问题,于是简单收拾一下,就没再管。结果快9点的时候,楼下邻居咣咣地砸门,说是漏水,脏了他们家的厨房,进门就冲进我们家厨房奋力扫水。其实也没多少水,主要是这些水没处可去而已。我解释说我们白天都不在,下水道突然坏了也不知找谁去,只好周末找房东来再说了。于是老人家怅然离开。  
 本以为真要忍受几天臭水沟的味道了,谁知过了10-20分钟,那老人家又来砸门,这回居然带来了物业的人员(本小区的物业4:30就下班了,来得是负责整个这一片儿的值班人员),这位师傅来来回回3、4次又是拿工具,又是换设备的,终于把管道给通了,正打算撤的时候,本单元1楼的邻居极为烦躁地冲过来说,我们这儿管道通了,他家那儿却堵了……可怜的这位师傅又赶去救火,后来这一晚上好像去了本单元好几家,通下水道的电机声一直响到快11点,真是辛苦。  
下水道修好了,我的厨房和客厅就惨不忍睹了,可惜了我周末刚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屋子阿,没办法还得重新收拾,楼下的老人家倒是很热心,还要帮我收拾一下, 我小心地提醒了他,要不要去看看自己家是不是也需要通管道——鉴于1楼已经堵了。于是,老人家也匆匆离去。我自己又彻彻底底把地面收拾了一遍,还好家里常备消毒水,应该算打扫干净了吧。  
 整个这次突发事件中,我比较感慨物业人员的到位速度,是否他们一贯都是这么迅速高效呢?还是因为这是楼下邻居那位老人家要求的结果呢(毕竟他们都是老北京,总是好说话些吧;再说老人家也比较担心自己家的厨房)?唉,总是这么多心,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热心的邻居和辛苦的物业师傅,毕竟不是这样的话,家里的下水道可就要多堵几天了,事情也不会这么顺利的解决吧:)

写在今冬第一场雪里

 早上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雪,心情很好。即使路面很脏、公交车更加挤,也没有影响到我的好心情。自己好像对雪有种固执,觉得没有看到下雪就不算是冬天,谢天谢地,今年终于赶上冬天了,呵呵。  
 昨天前往钱柜惠新店去会宿舍的诸位,并当了一把麦霸——其实是荼毒听众的耳朵。去的路上路过了学校,以及大学时经常活动的一些区域。听着手机里熟悉的音乐,我突然间被一股莫名地怀旧情绪所笼罩,这算是对逝去的学生生涯的一种缅怀吧。这么说有点沉重,我当初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生生涯要结束了。所谓事实难料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不过倒也不是很遗憾,离校前一天的一场宿醉,也算是一种告别了吧,或许当时该痛哭一场(我净忙着安慰别人了……)?现在倒明白了,即使是离开学生身份很短的时间,心境也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于是就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k歌大会气氛不错,笑话不愧是当年的校园知名歌手,随随便便几首歌就赢得了我这个粉丝。而由本人亲自选取的不同时期的歌曲,也将众人带入了一种回忆的美好气氛中去。结尾时,由老大、笑话、老鹰以及我完美演绎的《那些花儿》更将这种情绪升华到了顶点。从我们刚刚住进同一个寝室到现在已经7年了。2007年就要过去了,我却开始怀念过去,总是反应迟钝…………

无题

突然想起大学时,一次我过生日正赶上非典,我们都被关在学校里,后期才改成下午可以出去2小时(当然这个禁令对有些人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他们通常都是翻墙跑出去玩……)。当时我们宿舍北京的早已在非典初期就回家呆着了,另外一个江苏的也回家了。我以及另外两个家在外地的姐妹一起度过非典那个时期。生日那天,我叫上她们俩外加小猫一起出去腐败一顿,四个人吃得比较华丽。现在还能记得,饭馆里醒目地标有“已消毒”字样,当时吃饭的人很少。不知道那个时候大家怎么想的,就那么一起跑去happy了,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如果真感染点儿啥咋办呢?同时也在想,她们当时有没有想过出去有点危险呢?觉得应该不会是明知危险也欣然前往吧?如果真是那样,我真的需要感谢这些可爱的家伙,在那样的时期也可以陪我出去。扪心自问,如今如果有同样的情况,我能陪别人出去吗?或者有几个人能陪我出去呢?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为止,我愿意冒此风险而陪伴的人除了亲人之外,不会超过2个…………

写着写着,又想起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非典的时期是我们宿舍内务最整洁的时期。一个原因是人少,另一个则是因为我们三个人轮流每天打扫(好像是每人负责2天,最后一天大家一起打扫)。那时候每天要上报自己的体温,正常温度应该是36.5度,可我们三个人三样温度:老鹰体温偏低,每次都是35.5度,我是标准的36.5度,而美娟则是37.5度:)。还有就是,那个时候我好像每天上午都会去学校的小花园看书或学英语,蛮快乐的一段日子,现在想起来,脑海里的画面都是比较明亮鲜艳的色调,可能跟当时是夏天有关系:)花园里鸟语花香的,呵呵。那时候好像没怎么担心过会得非典,可能因为我天生乐观,也可能因为家里人(尤其是我那可敬可爱的大姨)频繁地电话表达他们的关切(通常有人比我着急的时候,我就越发不着急了……有点恶劣)。还有一点稍微惊险的记忆,某日我兴高采烈地跑去隔壁宿舍玩儿,结果发现她们宿舍气氛怪怪地,都不太爱搭理人,还有人直接明说让我别玩了赶紧离开,我挺郁闷地出来了,然后她们宿舍的一个女孩偷偷跑过来告诉我说,她们中的另一个一直发烧,怀疑是非典,她们都很害怕……后来那个女生被隔离了好久,所幸她没有得非典。不记得当时我有没有害怕,不过心里挺感激那个告诉我实情的女孩:)

顺便扯点儿别的,最近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并且开始做些简单的预算,由于水平有限以及较差的消费习惯,经常会出现从预算来看很宽裕的日子突然变得捉襟见肘,唉,前几天还颇为豁达地劝慰一个朋友,说“钱永远也赚不够,你总会觉得不够花,只要每一笔钱自己觉得花得值就好了……钱能买来的快乐很多,然后这些快乐又会消耗在赚钱的活动中……”可是,可是,现在我却希望自己是一个储蓄罐——钱进来了,除非我粉身碎骨,否则一个子儿也别想出去,哈哈………-_-|||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啊。

从《球状闪电》到《三体》

几个月前朋友向我推荐了刘慈欣的作品,直到最近才有时间找来看看。先看的《球状闪电》,好像是《三体》的前篇?我读完后,没有被它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倒是被其中所提到的一些量子理论所触动,觉得这简直都成了哲学了。这种感觉也一直延续到《三体》中。这大概也跟作者的文笔功底有关,他的小说很大一部分吸引人的地方,恰恰是其大段大段地掉书袋、讲述的深奥科学知识。其人物形象塑造并不鲜明,情节及文字亦是平平。不过,谁叫它是科幻题材呢,给军事爱好者以及科学爱好者读还算不错了。  
  第二部看的是《三体》,在处理这部小说时作者的手法已较为纯熟,在构筑情节、烘托气氛方面有所提高。全书情节的推进主要依赖如下几条线索:  
  1.叶文洁与红岸项目——从文革时期到最后,这段情节其实有些鸡肋,感觉并不是很必要的情节,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2.VR游戏《三体》——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梦想着将来会出现的一种游戏,作者借由该游戏阐述了一种世界观,或者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进化的一种认识(我有时也这么想过,跟他的想法有某些相似之处);  
  3.汪淼的经历——这一条是小说的主线,作者用汪淼这个人将三条线索穿插组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这次组合做得比《球》要好很多。  
  在本作中,作者似乎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并不是讲故事的最好的方法“。本来嘛,一个故事应该允许读者的充分参与,所以在必要的地方应当留有适当的空白与悬念,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去填补。作者自己在文中的一些观点恰恰也符合这一观点。他曾在小说中举了个例子,说有两幅画,一幅是广阔的蓝天上浮着若有若无的浮云,一幅是熙熙攘攘的清明上河图,究竟哪一幅所涵盖的信息更大呢?显然是前者,可见有时候露在表面的部分远远不能说明整体,而那些隐藏在背后的、若有若无的部分才真正令人关注。  
  我一直在对事物的观察认识方面很敏感,或者可以说对世界观等哲学问题有种内在的自觉追求,但无奈的是了解的知识有限,经常会钻进牛角尖或者思维混乱,只得作罢。有的时候又仿佛刻意逃避这种思考的痛苦一般,经常绕开这些问题。然而读这两部小说的时候,这种思维的火花又被激活了,尤其是在我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常有一种莫名的静寂感,仿佛其它事物都不存在的感觉,只有大脑在不停的运转,顺着文章中提出的观点的思路不停地思考、反驳。这种感觉并不令人好受,你清楚地感觉自己收缩在眼睛这扇窗户的背后,它会让你联想到灵魂出窍;有的时候我会选择听音乐或看片的方法将这部分思维甩去,也不知道别人读的时候什么感觉,也许我太敏感了。《三体》的前半段给人一种孤寂的绝望感,还有一种崩塌般的迷惘,这感觉不是来自作者的文笔而是来自他所描述的观点与想法,也许我的接受力太好了,很容易被带入其中。我猜作者自己在构筑这些情节的时候,也很痛苦甚至混乱;以致于在小说后半段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情节和线索组织水平的下降,觉得有种敷衍的味道。  
  说到这里,对这两部小说的感觉也就说完了。接着我想说下另一个问题,小说中都涉及了环保主义者对科技发展的痛恨,以及那些激进分子反社会进步的思想和行为。有那么些时候,我顺着他们的思路陷入迷茫,情绪有些低落,但随后又逐渐释怀:尽管人类的文明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对生态造成很大影响,但换个角度想,难道人类的发展不能算是地球演化的一个过程吗?有生命的东西终究会死亡,就连恒星也逃不过最终毁灭的命运,那么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副作用也应当可以看作等同于“老虎吃掉兔子,蝗虫毁灭庄稼”一样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倡环保,因为这能够最大可能地延续整个人类种群和文明,但仅仅由于这些副作用就要阻逆发展潮流,甚至毁灭人类文明,就显然是可笑的了。虽说人类灭绝和恐龙灭绝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如果人类都不存在了,环保还有意义吗?还有一点切身体会就是,人类的人文、艺术成就是不容忽视的,当我们对科技的飞速发展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憎恨的时候,不妨投身到人文和艺术殿堂中,它们绝对能使你平静释然。美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和文明的。

Strike Three,Batter Out!

周六去五棵松棒球场看了好运北京棒球国际邀请赛的第一场预选赛——中国对法国。这是偶首次看现场比赛,除了以前看班级的篮球和足球比赛。中国队还挺给面子5:1赢了,打了一场挺不错的比赛。前几局打得很快,双方安打都很少,基本上都是很快的三上三下。大约是第6局的时候,法国先得一分,但随后的两局中国却反而愈发振奋,连续地抢分,长大以及利用对方的失误,在这两局分别得了2分和3分,奠定了胜局。

纵观全场,法国的投手实力一般,后来换上的两个投手接连让中国得分(尽管中间有几次精彩的双杀成功遏制了中国队的进攻);倒是中国的几个投手实力都不错,快速球、变化球都控制得很好,这也是守住胜利果实的决定因素之一(后来几局法国很少杀到二垒)。

总的来说,这个比赛看得挺开心,接下来就是说说趣事的时候了(貌似已经成了本人的习惯)。其一,比赛中时而有打出界的球,有些会飞向看台方向,这时就会有很多人起立或者伸手试图接到那些球。有些时候,居然能看到有的观众戴着专业的棒球手套去接球:)真是准备充分阿,不知道他们收获如何; 其二,我们的位置比较靠前,前几排是给摄影记者留着拍照片的席位,而后面则坐了一排交大棒球协会的学生们。这些学生中不少也是学校里的棒球队员,所以棒球知识比较专业,对中国队的球员的情况如数家珍,拜他们所赐,我们这场比赛看得非常明白:)另外还要赞叹下他们的那专业的啦啦队技能,加油的号子整齐而宏亮,非常有朝气,让人振奋,后来竟吸引来NHK的记者给他们摄像:O另外还有其他媒体的摄影记者也纷纷过来给他们拍照。当然,由于他们就在我们身后,我们也小小混了个出镜机会,呵呵。旁边G同学感慨道,“某人今年可能真的会红啊,跟着你上媒体的机会还挺多……”哈哈,我可不敢这样自夸,托交大学生们的福啊:) (http://2008.sina.com.cn/cn/bb/p/2007-08-18/233724634.shtml)

饥饿的时候味蕾最敏感

 突然很饿,就吃了点面包,竟然品出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淡淡奶香。于是想起一句俗语,饿了时候吃什么都香;我想,是不是人在饥饿的时候味蕾更加敏感一些,于是可以充分品尝出食物的味道呢。想以前,有人请客的话,我赴宴前一两顿饭必定是要少吃或者不吃的,看来这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哈哈,为了不浪费美食阿,最充分地品出它的味道,也就是最大程度实现它的价值了吧:)   

越想越有趣,于是查了味蕾的相关知识,挺有趣的,造物果然很神奇,贴出来晾晾。

★ 人们常把甜、酸、苦、咸、辣称为五味,其实人的味觉只分出甜、酸、苦、咸四种基本类型,其他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味觉互相配合而产生的。1985年,国外科学家指出,“鲜味”是一种独立的味道,与甜、酸、咸、苦同属基本味。
★各种味道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来分辨的。味觉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体乳头上。不同的乳头,所含味蕾数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侧及舌体后部占大多数,而舌体中部感受器较少,味觉也迟钝。
★不同部位味蕾的味受体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敏感区。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
★不同的味觉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信号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补充热量的信号;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而鲜味则是蛋白质来源的信号.
★味蕾对各种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人分辨苦味的本领最高,其次为酸味,再次为咸味,而甜味则是最差的.
★味蕾中有许多受体,这些受体对不同的味具有特异性,比如苦味受体只接受苦味配体。当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便产生了兴奋性冲动,此冲动通过神经传入中枢神经,于是人便会感受到不同性质的味道。

原来莫奈是深度近视

看了莫奈的作品后,我做出了如下评价:“简直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达到了Photoshop的模糊效果啊,莫大师如何做到这么精准的呢?太神奇了!”   然而,前几天,一个友人听了我的言论后说,“据说莫奈,梵高都是深度近视……”这真是对我的心灵造成了极度冲击。今日突然想起这个问题,于是查了一下,还真有这个说法,好像莫奈晚年还得了黑内障,动了手术后,看东西就像眼睛上蒙了一层青绿色一样,会产生色差…………唉,真是这样的话,就不难解释他作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精准了。不过,在画家那个时代,他的风格绝对是划时代的创举了吧。所以说真是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阿,近视是一种美德………忠于自己亲眼所见,也是能创造出伟大作品地,说不定将来会有个划时代大师是严重色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