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心安1

昨天带七七去医院复查了,大夫看了一眼说不用化验了,直接可以打疫苗了。于是,很顺利地把它送去小猫家寄养了。从08年十一前后一直这折腾到现在,它终于彻底没事了,真是可喜可贺。

七七得的是胆囊阻塞引起的黄疸型肝病,大概是从去年9月份或者更早的时间开始,逐渐饭吃得越来越少,我变着法喂它各种爱吃的东西都没有效。最后到10.1前,它竟有1周左右时间水米未进,身体极度虚弱,骨瘦如柴。而9月那段时间,我经常周末加班,并且心里总存着侥幸,觉得它是肚子里毛球多了或者牙齿不好,不想吃而已,所以没能及时带它去医院。也算七七命大,10.1前一周我爸妈来北京玩,我才央求他们带七七去医院看看,于是确定了它的病症开始治疗。这里我真的很感激爸妈对我的迁就,他们本来一直都反对我养七七,来之前也一直说要过来替我把七七扔掉。但是真到了这里,他们看到我和七七的可怜样,竟也爱屋及乌地照顾了七七。爸爸每天早上带七七去附近的宠物医院打点滴,晚上甚至怕七七冷搂着它睡;妈妈每天也很耐心地给它喂水灌食。想想也很对不起他们,来北京我也没好好陪他们玩,反倒出了这样的事让他们烦心。

不过说句实话,那段时间我是想放弃对七七的治疗的。因为治疗这种肝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医生说治愈的机会也只有60%左右。当时七七的情况很糟糕,我对治愈它根本没有信心,很怕花费一大笔钱还是治不好,说来说去也就是想逃避痛苦的过程。事后我总是想,七七真是一只幸运的猫,它总能在危难的时候博得别人的同情,捡回小命。

那个时候国庆节到了,我要回家,就把七七扔给小猫及其GG,本来想着它能撑就撑过去,我回来再处理;撑不过去我也没亲眼目睹,会痛苦少些。没想到,小猫及其GG在10.1七天里非常积极地治疗七七,找了北京治肝病比较有名的一个大夫,每天带它去医院治疗,晚上回来进行护理灌食,尤其是其GG,每天骑着自行车带七七去打点滴,从家到医院要整整花40分钟呢,七七真的是遇到它命中的贵人了,才能大难不死。10.1假期过后,由于大家都要上班,我们就给七七办了住院手续,这段时间,由于每天呆在医院里,环境比较复杂,七七情绪很不好,病情常有反复,经常发烧。虽然我基本上每隔一天下班就去医院陪它,周末也两天都去陪它,但是总觉得它的状况很糟,加上这个阶段花掉医疗费用数目已经很大了,我再次想要放弃,还好小猫及其GG这个时候也不断鼓励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慷慨地帮助我,我才坚持了下去。还有憬怡,没事儿就替我去医院照顾七七,让我可以晚上早点回家休息。这段时间真的是非常难熬,每天在公司的时间,反而成了我比较放松的时间,可以不用面对七七那糟糕的状况。即使偶尔可以不去医院陪它,回到家里也是整晚、整晚地做噩梦,一会儿梦见它康复了,一会儿又梦见它没挺过去。况且,宠物医院里经常会有些可怜的动物,病得太重没挺过去就死掉了,这对我和七七的刺激都很大。又折腾了2个多星期之后,七七状况有些稳定,我们终于可以把它接回家静养。还没等我对于不用每天去医院感到稍稍高兴,我就发现,每天在家给七七灌食喂药,比每天来回跑还要痛苦,而且心理压力一点也不会少。刚摘了鼻饲管时的样子,最糟糕的时候根本没心情给它拍照健康的时候

北方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时期,乐官李延年为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氏,给汉武帝唱了这首歌,成功吊起了汉武帝的胃口,让其妹成了皇帝最宠爱的女人。倾国倾城就是打这儿来的吧。这个李氏也是一个难得的美貌与智慧俱备的女子,看透人世炎凉,留下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李氏快病死的时候,形容憔悴,美色不再,汉武帝去探望,李氏抵死不露真面目让汉武帝看到,把皇帝气走了。后来,身边的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为自己身后的兄弟亲戚的仕途考虑,跟皇帝多多美言吗?李氏说,“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意思就是说,皇帝现在对她这么挂念,完全是挂念她的绝丽容貌,如果让他看到自己现在的模样,皇帝肯定心生厌恶,以后哪还会顾念旧情。还不如不见,皇帝心中始终保留着她美好的一面,将来兄弟亲族有人犯事,皇帝念想起她的美貌,也许还会对他们多多关照。结果真如李氏所说,皇帝很快气消,李氏死后,皇帝对她愈加思念,甚至找方士招魂以解相思,自然对她的亲族也照顾有加。  
不过,这里我要转折一下,其实我是想说说最近读完的一本小说的…………  
小说是凌力写的《北方佳人》,讲的是明灭元后,元帝北奔之后被称之为“北元”的那段历史。作者尊重史实进行创作,文中几乎全部的人、事儿可与史书对应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故事读起来就没啥吸引力,也没啥传奇色彩,所以我基本上是用泛读的方法读下来的,在脑子中留下印象的也仅仅剩了历史进程以及蒙古人的一些风俗习惯,其他的基本没啥印象。大概历史小说都是这样吧。  
 不知道是因为本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写的呢,还是因为蒙古族的与我们不同风俗习惯的原因。书中令人比较印象深刻的角色,不是那些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英雄豪杰,反而是在乱世中飘零却始终坚守的女子。至少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都算是这样的女子。女主之一萨木尔,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直系)的末代公主,一生坚持维护黄金家族的血脉正统以及传国玉玺,还有坚守她与洪高娃的友谊。另一女主洪高娃,则是乱世佳人,因美貌绝伦而被卷入豪强不休的争夺中,但她始终坚持倾听自己的情感与心声,不甘做胜利者的战利品。这两位女主人公,身逢乱世,虽未参与沙场争斗,但却因身份的特殊而直接影响了北元的历史,同时女性特有的感性与坚韧又让她们在动乱年代,坚守友谊、坚守自己的情爱(包括亲情与爱情)。  
说到这里又兜回到为什么要说前面李夫人那一段的故事。其实,上述的女人们都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典范。她们或者是懂得善用自己的美丽资本,或者是懂得正视自己的内心又或者能看清自己的境遇,这些恰恰赋予了她们更永恒的美。洪高娃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被人斥为红颜祸水的时候,洪高娃坦然回道:草原肥美,牛羊争之,难道是大地的错?那是牛羊的贪念的错。同样,男人们拼个你死我活争夺我,难道是我的容貌的错?是他们的好色贪婪的错。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她始终在内心深处保留了对初恋、第一个丈夫哈尔古楚克的真挚爱情,用这份情滋养自己的美丽容颜,直到40多岁依然光彩照人。然而,当她知道了隐藏在这份坚守了一辈子真情之后的真相之后,这份真情所支撑的、那似乎永恒的美也瞬间崩塌了。于是,她迅速老去,迅速死去,从头到尾都是那么坦然决绝。其实,能这样纯粹的活着也是令人羡慕的。

August Rush

“August Rush”整部电影就是一篇辉煌浪漫的乐章,故事情节由音乐烘托、推进,行云流水般毫无拖沓。这是一个千里寻亲的故事,这是一个找回失去的爱情的故事,这也是一个音乐神童的故事。不过,即使没有这些情节,这部电影依然光彩夺人,我想它的音乐制作应该会得什么大奖吧,呵呵,这种时候我难免会对自己浅薄的音乐知识心生鄙夷,如果知道的更多,也许我会从这部电影中体验到更大的满足吧。现在,以我纯感官的体验来说,该电影中所使用的所有配乐都具有深深地打动人心的力量,看到后来随着音乐,我竟不能自主地有些窒息,并且热泪盈眶,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感谢这样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我一口气看了两遍,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再度体验那些天籁之音。这部电影,我看完后就忍不住写下这些文字抒发我的感受。

Sleep-walking

我们的时代开始了,还是结束了?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华语流行榜之类的节目了,近日偶然听了一次,发现榜上都是些听也没听过的歌手和歌。曾经被同龄人追捧的明星们似乎已经褪色,也许根本就没有永恒的时尚吧。除了自身之外,其他的人和事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只是处于某种暂态吧。也就是说,在我们对他们给予关注的时候,他们是我们所感知到的那个样子,而当我们的关注淡忘的时候,他们就以诡秘的方式变化着,就跟量子概率云一样。  
上周经过接连几周的深居简出之后,偶终于出门活动了一下,坐着公交走了很远的地方,竟然用一种久不谋面的眼光看着沿途的建筑、街区以及人群。太久三点一线的生活之后,仿佛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一些行业、人和事物……这种感觉让我有些惊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似乎我屏蔽了一些东西?感觉太不真实了…………  
同时上周也是我比较衰的一周,很多倒霉的事情在一个礼拜之内接连发生,诡异就诡异在它们都赶在一起发生,让我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这样我心中就生出一种情绪,觉得是有个假想敌想让我不开心,偏不让他/她得逞,于是心情反而不错,并且没心没肺地跟朋友诉苦,仿佛说着别人的事情…………也许这个解释解释也能靠上什么概率云的玄机吧。  

哎,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也许梦游呢吧。把MSN的签名换成了‘流转’,时光在流转,可能我也在流转,反反复复,认不清自己。

直面灾难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重大灾难的次级伤害或内在伤害比物质和生理上的灾害更需要人们的关注。512大地震后,从媒体报道和跟朋友的交流中发现,这次灾难的影响远不止表面上的那么简单。除了受灾人员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灾后心理干预之外,不知不觉中,恐慌沮丧挫败等消极的负面情绪也在蔓延,那些处在灾区之外的人们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觉得,可能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1.对灾难怀有极大的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也许有人会觉得干啥都没意义,‘来次地震,你就什么都没有了,管你是谁’。是的,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人平等,但是面对灾难,人采取什么态度、姿态却又是自己可以改变的。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人,靠得不只是运气,他们还要有强烈的求生意志,危难中的镇定等等。我觉得一旦灾难发生,人无非有两种处境:其一,当场死亡;其二,活着。这样的话问题也就简单了。如果灾难来了,你当场死亡,那么你现在整天担心也没有用,因为其实你不会有什么痛苦就过去了;如果你活着,那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活着就要用尽力气好好活下去,跟灾难斗争,没什么可多想的。可见,现在完全没有必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恐惧,相反,我觉得倒是应该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比如心理素质,求生技能啥的。对于不可掌控的部分我们没必要烦恼,只要把可掌控的部分做好,那么得到的结果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了,没什么遗憾的。  

2.对死亡、对生命的思考  
巨大的伤亡数字,会让很多人对生命和死亡重新思考吧。其实我很早就思考过死亡的问题,也对此怀有恐惧。我承认我没有克服这种恐惧,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学会live with这种恐惧了。其实无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结局已经固定,但是过程却可以左右,即使恐惧也要继续前进。不如尝试着把它放下,专心做些事情,慢慢地也就觉得没那么可怕了。  

3.无力感挫败感  
面对重大灾难,人变得渺小很多,无力感和挫败感也就油然而生。其实人大可不必苛求自己做些超越可能范围的事情。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的本份的话,这些个体的努力汇集起来也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人捐1元钱,1亿人就是1亿元。当然,也许有些人不甘于做这中巨大分母中的一员,他们想实现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祝他们好运,我想他们首先要做的大概就是学会克服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吧。  

4.及时行乐的自我放纵  
这一点最不可取。原因恰恰可以从前面几点中找到。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个问题:每时每刻,这颗星球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灾难发生,我们不应该等到有重大伤亡、受到强烈影响的时候才去关注。难道人口危机不是灾难?难道能源危机不是灾难?难道环境污染不是灾难?难道气候变暖不是灾难?等到《后天》中讲述的灾难真的发生之后,才去应对,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我那田园式的童年

这么多年了,我始终怀念我的童年时光。我那在农家小院里度过的童年,是田园式的。  
我总以为高楼大厦有如一个个囚笼,把人与人分割开,就算你再怎么奢侈豪华,只要住的是楼房,生活就是不自在的、不自由的。  

我小时候的娱乐活动那真是丰富多彩,房顶跑过圈、河里网过鱼,用气枪打过麻雀,在水库上泛过破舟:)。这段金色童年大概持续到小学五年级吧,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家动迁到了楼房里,自此之后的时间,我变得内向古怪,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室内,看书思考,还有学习,现在回想起来也总觉得有些阴影,总觉得初中到高中都有些压抑,因为一直在努力学习,与人争高低。  

童年我DIY过的东西很多,用韧性很好的柳树枝和绳子做过弓箭,用烤弯的竹条还有纸糊过风筝,冬天找块儿木板绕上2条铁丝就当冰车玩儿,貌似小学时候手工课成绩不错。自然课要解剖,我们自己去池塘里网鱼,然后上课的时候解剖。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回抓了一罐的泥鳅回家,罐子放在窗台上,正赶上某天下雨,气压低,罐里的泥鳅缺氧纷纷往外蹦,活似一条条小蛇,我妈被吓了一大跳,狠狠地训了我一顿。那时候极具DIY精神的,缺啥玩的都能想法子自己做。没办法,家里不富裕,我仅有的玩具是一堆褪色的积木、还有一个一捏就会叫的胶皮小鹿,比较奢侈的大概算是一个小小的玩具钢琴,那还是得益于本人生了一双看似很巧的手(经过数年的疏忽照料,我的手现在非常沧桑了……)。我的大姨是个很有见地的人,她说这是一双能搞点艺术的手,弹钢琴或者画画什么的挺适合的。我想我妈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买了这么个小钢琴的,也许她想先看看我有没有这个天赋,遗憾的是,很快幼儿园的老师就举报说我五音不全……于是音乐咱就整不上了。  

后来我妈发现我没事儿喜欢在纸上画小人儿,于是就斥巨资帮我报了个学画画的课外班。那可真的是巨资阿,每期好像要35元(如过没记错,那时我妈一个月的工资是37.5元……)。我这个人大概也就是三分钟热度,老老实实背着画夹学了一学期,画出来的东西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现在家里还收藏着当时画的一些蜡笔画),不过第二学期我就逃课了,在我看来还是池塘里的鱼更吸引我,几次背着画  

夹跑去网鱼后,老妈也就把这项投资停了……如今每每想起这件事,我总觉得很惋惜,那时真应该抓住机会好好学学,不知道是这短短的学画经历的影响,还是我本人确实具有某种细胞,反正现在还是很喜欢欣赏一些画作或者自己涂涂鸦的。不过,比较痛恨照着东西临摹,因为我总是临摹不好,虽然能把事物的神韵表现得很到位,但是其它方面的偏差就比较大了……

如果你真的在我小时的家那样的地方呆过,你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的童年很可怜的。我们家的小院子总是生机勃勃,开着鸡冠花,爬着葡萄藤,房前长着高大的银杏树,还有枣树,屋后则是密密的香椿树,家里养过各种动物——鸡、鸭、鹅,猫、狗、兔子,还有金鱼,我从小就学会了照顾动物(喂鸡?拣鸡蛋?)和跟动物相处(训练小狗?)。住在我们那个小院子里,一年四季吃得都是绿色水果蔬菜,院子旁边的小园圃里爸妈种了各种蔬菜,我记得有葱、韭菜、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还有土豆,另外还有一小块地方种了草莓:)。小园圃再向东几米的地方就有一条小溪,这可是我们的乐园,抓抓蝌蚪、蜻蜓,夏天河水涨的时候可以游泳,冬天河水结冰后这又是个天然滑冰场,哪还需要什么变形金刚或者芭比娃娃呢。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上网聊天、打游戏,完全不知道这种田园式童年的乐趣,他们不会知道喂蝈蝈什么会让它叫得响亮(葱白或葫芦花),不知道燕子的窝长什么样,也不肯定没见过还没蜕壳的、翠绿翠绿的知了…………  

某晚,我偶然看到某教育台的节目,一个大学教授大声疾呼: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正在过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学力,这样做的结果是,高压下学了十几年书后,这些孩子对知识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求知欲。这样,尽管什么数学、物理等奥赛,我们得奖一大堆,但到了成人阶段却没有什么人得诺贝尔奖的。也许,我该感谢父母从来没有逼着我学这学那、逼着我去补习班,至少现在我仍然保持着  

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里也始终装着这个金色的童年,每每想起来就觉得幸福:)

儿时的梦想,一生的追求

儿时的梦想,一生的追求。  
偶然在某杂志上看到了这个标题,被吸引了过去。满怀期待地去读,结果那文章组织混乱、不知所谓,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起了这么个好名字吧,勾起我无限沉思。(现在回顾一下本文,觉得我的文也有不知所谓的嫌疑:P)  

我曾经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为一个梦想而努力,最后却失败了,至今我也无法判断这个失败是祸是福,但毕竟我是求而未得,想起来总是有些心酸的。现在我仍然有花数年时间为一个梦想而努力的勇气,但却缺乏激情了,或者说是缺少那种冲动。很多时候,人生的转变都有可能是某种冲动促成的。一旦开始,就很难回头,有的时候即使回头了,你走过的这段路的影响也会一直作用于你。能够一生追求儿时的梦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对我来说可能有点难吧,小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当考古工作者,那个时候对于历史、探险很感兴趣。小学三年级开始啃学校图书室的大部头,比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么说起来,看书似乎是多年未变的兴趣爱好:)。小时候比较喜欢看科幻(那个年代的科幻著作我基本都看过)、推理,尤其还喜欢看《XXX10大未解之谜》这样的书,总梦想着某天由我来将这些谜解开了。这个梦想持续到了初中(也可能初中没有梦想……),高中的时候我的梦想变得有些现实,那时候我希望当一名医生,最原始的动力是希望帮家人们看病,另一个原因大概就是看电视啥的觉得当医生很酷吧。但这个梦想后来就不了了之,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听说某医科高材生由于受不了自己已经杀死2000多只小白鼠和2只猴子的事实,奋而弃医谋它的时候,我庆幸当时没有一时冲动走上为这个梦想努力的道路。现在我非常怕自己养的东西死掉,也见不得血腥的场面,肯定是当不了医生的。  

儿时那考古工作者的梦想对我的影响也还算深远吧,现在喜欢一些有历史渊源的东西、喜欢走走看看都是受这个影响吧。其实,最有可能把梦想变为现实的时期其实是大学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充分发展了个人能力、心智等等,具备一定的技能,并且站在了人生的一个关键路口。小的时候,由于掌握信息不足、也缺乏判断能力,所以那时的梦想很大程度上是在做梦。而大学时期,社会作为外力条件也在敦促个体做出选择,迈出自己的起点,并且大学生也有能力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可谓内外因齐全。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就是同样一件东西,为什么自己那么强烈地想要拥有,但却费尽千辛万苦而不得,偏偏被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我想,大概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1.每个人对自己的痛苦最敏感,别人究竟付出多少你并不知道;2.自然界是个讲究互补的领域,有些个体适合这个方面,能轻易有成;而有些个体则适合另一个方面。但你以为你会满足于因天赋而轻易得到的东西吗?那可未必。也是缘自听到的某个座谈节目,发言人的有段话我很认同,他说,我们对某件事物的热爱恰恰是来自于我们为之付出的艰辛,是这付出促使我们对其珍之重之。这就是为什么人都倾向于不珍惜那些容易得到的………  

似乎思维发散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其实是想说,我也有儿时的梦想,但却不一定能成为一生的追求。

让人窝心的好狗一只

家外面的一条杂乱的小街终于要拆了,那些铺子都在忙着“拆迁狂甩”。音像店也在门口放了张桌子摆上一大堆盘供人挑选。这家音像店的主人养了一只有趣的土狗,我每次看到它都有种窝心的、暖暖的感觉。这只狗长得有些奇怪,脑袋像个粽子形状,并且明显比身子大不少,走起路来很有趣。它的毛主要是白色的,但是那种有些暗淡的白色,有的地方还有点发黄,身材中等,总之这是一直不名贵但有些特别的狗。  
主人并没有把它拴在店门口,每天它会自己跟着主人来店里,有时也会四处散散步,但是想躺下来休息的时候,一定是在店门口,或者是在门内吹冷气,或者是在门外晒太阳。我看到它安然地趴在那里总是很羡慕这家主人,有这么一只忠心又贴心的狗陪伴。总想好好给它拍几张照片,可惜总是没合适的机会,这几天拆迁,我担心以后都见不到它了,每每经过这家店总会格外留意一下。  
 这只狗叫起来声音很宏亮,很有威慑力,某次我在翻看音像店摆在外面的盘,它以为有人偷拿主人家的东西,汪汪地叫得很吓人,不过它很有教养的,只是大叫却没有扑过来,大概是因为主人在身边吧。第二天晚上我又经过音像店,没有看到它,有点失望。再往前走了一段,却看到它正向店这边走来,后面有一只比它小2/3的小狗居然不依不饶地边叫边追它。明明比人家大很多,它也不恃强凌弱,只是任由那小狗追咬,自己适时躲开就是了。离得店近了,当它看到有一堆人围在门口放盘的桌前的时候,却突然间精神抖擞,迅速冲过去,并大声吼叫提醒主人。事后想起这一幕,我也总想发笑,觉得这狗真有一种侠义精神——前一秒被小狗追得满街跑,后一秒就冲着一大堆人猛叫以便维护主人的财产,多可贵的品质,呵呵:)

幸福与快乐

 一整天又处于“lighthearted”的状态,有时候莫名其妙就很开心,也许因为早上从广播里听到的一个笑话,也许是因为挤车的时候又想出某个自以为很新奇的点子,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偶然的、有趣的遭遇,总之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就会让微笑一直挂在脸上一整天,不让快乐的能量消退。这么想着想着,突然想起最近有几个朋友不太开心,于是就仔细琢磨了一下自己不开心的时候都是怎样调节的,想晾出来分享一下,结果一思考起来就停不下来,琢磨出了这么个有点大的主题“幸福与快乐”,首先声明,我肯定不会很透彻地论完这个大题目,呵呵,权当挂羊头卖狗肉好了:P

如果我不开心了,我怎样使自己快乐起来呢?我想到了如下一些方面,并分别对它们的效力做了标注(10分最高)。

·去书店或图书馆(效力8-10)——无需投入地看什么书,只要浏览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最好碰巧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作品,我就会立马心情好起来,就像财迷身处宝藏一样。
执行难点:有时郁闷到底的时候,可能懒得出门。

·Shopping、买精致的东西(等级7-9)——Shopping的功效可谓不言自喻,我喜欢精致的东西,因为它们很多都会跟漂亮、跟美联系在一起:)
执行难点:跟上一条一样,需要你迈出家门,并且还有可怕的后遗症——即面对帐单时的幡然清醒以及之后的拮据度日:)

·看好看的画册(效力6-8)——这主要是给人一种视觉的刺激(当然我本身对画面比较敏感),早就有研究表明,色彩能够对人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红色传递激情与生命力、热量等等,绿色传递自然力、希望等等,黄色传递开朗、乐观以及积极等等。
执行难点:如果选的不好可能更郁闷吧。

·逛公园或博物馆等(8-10)——非常有益,功用是全方位的,从视觉刺激到呼吸新鲜空气。我通常很容易观察到一些细节,发现些小的有趣的东西,心情也随之好起来。
执行难点:跨出家门是一个难点,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赶上大风、酷冷或者酷热的天气……(我没有提到雨雪天气是因为,我喜欢下雨和下雪的天气,这样的天气里通常我的心情都不会太糟)。

·给自己做好吃的(8-9)——虽然我做东西不喜欢照菜谱或方子做,有时会做出些黑暗料理-_-|||,不过专注准备,最后做出一样东西,那种喜悦真的很强烈:)投入其中,你绝对会忘记烦恼。
执行难点:郁闷之极,不想出门,碰巧家里又没有食材……

·做瑜珈,运动啥的(7-9)——出出汗,加速血液循环,情绪也兴奋起来。

执行难点:应避免运动过量:)

·向朋友诉苦(7-9)——达到宣泄的目的,有时候还会得到很好的建议和帮助。

执行难点:有时候你可能有些事说不出口,或者朋友并不能感同身受,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听广播(6-8)——平常听听也挺有意思的,现在的主持人都很会调侃、风趣幽默,透过观众互动活动,你也可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挺有意思。推荐几个电台FM88.7(HitFM),FM91.5这两个电台主持人都挺有意思,也经常有好听的歌、好玩的活动。还有一个是FM87.6(娱乐调频),也挺有趣。

执行难点:好听的节目是讲时段的,如果你半夜2点失眠……

·做家务、打扫屋子(6-8)——古人说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不扫天下跟我没啥关系,不过扫不扫屋子,自己的心情绝对不一样:)当你看到猫咪在地面上打滑,阳光照得整个屋子亮堂堂的时候,心里肯定也会变得暖洋洋的,呵呵。
执行难点:还是一样,惰性是个可怕的敌人。

·逗猫(8-10)——有人说过,猫的智商相当于1岁的小孩,我却觉得俺家七七肯定有3岁小孩的智商。当我养了4,5个月的一盆小花被它连根刨起的时候,我分明可以看出七七眼中闪过的狡诘之光。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它比我更能预知我下一刻的情绪变化。不过,好在有两样东西可以让猫就是一只猫。一个是食物,另一个就是逗猫棒,哈哈。在逗猫棒的指挥下,猫能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比如空中转体360度,比如直腿跳破个人纪录等等:)
执行难点:自从它们变成大猫之后,我发现逗猫这种活动的风险和成本都变高了。它们的动作更敏捷、力量更强,你得小心地不被抓到,同时还要调动它们积极性好做各种有趣的姿势,另外由于它们撕咬的能力更强,逗猫棒很快就会变得粉身碎骨,有时一根毛也不剩-_-|||

·听音乐(7-9)——这个也无需赘述吧。最好,平时就挑好合适的曲子,就是一听你就会心情上扬的那种。
执行难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怕就怕选得不好,可以让你更郁闷……

·看片(6-8)——看些搞笑的、热闹的,比如《Friends》、《One Piece》等等。
执行难点:忽然之间发现自己不再相信动漫世界里简单的恩怨情仇了。就像突然了解到世界不是由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一分再分等等。也是好事也是不好的事吧,反正选择面儿小了……

·做白日梦(6-7)——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测试结果说我是天生的白日梦专家……管它呢,反正发发梦也没什么不好,我会想出一个想做的事情,然后为之忙碌,做准备等等。有时做的白日梦也是很好实现的,比如想一个想去个什么地方,然后顺着就会想要准备装备,接着会调查当地的一些资料、历史风俗等等,找些图片游记来看,慢慢就忘了烦恼,陷入憧憬中。
执行难点:有时候它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毕竟效力不是那么立杆见影的,适合调整一段时间的情绪。

·其他,如睡觉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等(5以下)——不赘述……
执行难点:副作用很显然,只是逃避现实的消极办法……通常我不喜欢消极。

一口气列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遗漏什么,哪天想起来再补充。其实这些也不一定非得不高兴的时候才玩,本身都很有意思的。我还是认为,无论是什么,人应当有些兴趣爱好的,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是可怕的。  

说了这么多都是如何快乐,很显然想获得快乐,你是有法可循的。但是,幸福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幸福是苦乐掺杂的,有时候甚至是苦大于乐的。它没有快乐那么纯粹,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用钱买一些快乐,但是幸福却不能。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资格谈论幸福(毕竟还处在人生初级阶段),又不想去谈论别人的幸福,所以在此也就不多说了,被人鄙视也不管了,哈哈:)嗯,最后严肃说一句,关于幸福与快乐,我想,也许快乐是属于微观范畴的,而幸福则是属于宏观范畴的。

Swan Lake

 很长一段时间对交响乐不感冒(现在也不是非常感冒),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老柴的作品(忘了是哪一段了),我当时就被深深地打动,从此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因为这个原因,我对《天鹅湖》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对于经典的东西,我始终不敢贸然接触,怕由于自己准备不足,而暴殄了天物,所以一直没去看。这一阵子正好赶上快08年了,国家大剧院也盖好了,我终于鼓起勇气想去看一场,好把诸多看点综合一下,无奈的是,我的想法从来都不是新鲜的——我想买的时候票早已经卖光了。后来知道了北大这里有这个表演的时候我下了班马上跑去买,结果也已经卖光了。好在我的抢票经验比较丰富,从BBS上买多花了20块弄来了一张:),位置还不错在2楼第一排。事实证明这位置比最贵的票——那些坐在1楼前排的还好:)为了避免去了啥也看不懂,我提前买了DVD自己在家预习了2幕。后来现场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后悔自己没有提前把整个四幕都看一遍。家里的DVD版是瑞典皇家芭蕾舞团表演的,而现场看的是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表演的,不同的编剧、不同的舞台设计、不同的表演者也就演绎出了不同的天鹅湖。一部经典可以给人们反复带来美好的体验,它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得到新的诠释,正应了那句话——你有理由看一万遍《天鹅湖》。  
由于有对比,前两幕我觉得自己欣赏地比较明白,第三幕就稍微有些没看懂(当然也存在客观的原因),第四幕很短,印象也不深。看完现场的,今晚我终于把家里的DVD的看完了,可以好好对比一下这两个版本了。

俄罗斯版的亮点

 第二幕和第四幕开场的舞台布置很有创意,开场用薄纱幕遮住舞台,使整个舞台场景若隐若现,恰当地表现了天鹅湖场景和气氛。  
 我对这个版的最大感觉就是:王子与奥杰塔表现平平,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简直让人怀疑这两个是不是候补演员,在这种场合出来练手,积累经验的。反而是恶魔以及黑天鹅则技术精湛、表演出彩……那王子除了长相俊美,没啥优点,虽然高大魁梧,动作却略显笨拙,没有轻盈的感觉,他的托举动作有些迟滞,而身形瘦小的恶魔却可以轻盈地一次次托起黑天鹅,两人宛若提线木偶,没有重量感(如果不是落地时地板的响声的话,这点是受现场条件限制的,没有办法)。

印象犹为深刻的是,黑天鹅在第三幕独舞的时候的连续旋转,太震撼了,她一直在转,我都忘了数到她转了多少圈,如果单只有这个动作也罢,瑞典皇家舞团那版里的黑天鹅也做了同样的动作(个人认为完成水平没有俄罗斯的这个高),更难得的是,除了原地旋转,她还沿舞台对角线一边旋转一边移动,那可是严格地按直线移动哦。你可以想象这有多难了。

俄罗斯版的另一个亮点是小丑——这个剧本里,王子的仆人班诺以小丑的形象出现,增加了很多欢快的气氛,与现场观众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并且这个小丑也做了不少挺难的动作(至少我觉得:))。这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剧本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缘故吧。

俄罗斯版的缺点

前面也说了,一个是王子和奥杰塔的表现一般。我也曾反省过,是不是因为这一版里王子的托举动作都是原地托举,不像恶魔做的大多是运动中的托举(恶魔与黑天鹅的跑动和跳跃可以对托举产生些助力?在那个时候,我只看过的瑞典版前两幕,那里面王子的托举也多是运动中进行的)。可后来,完整地看完了瑞典皇家芭蕾舞团的那一版后,我认为我现场看的这一版里的王子还是有些不足的。瑞典版里的王子表演者虽然长相有些阴柔,也略显瘦削,但是他的力量确实惊人,我仔细看了他的原地托举动作,也一样的流畅,让人感觉他好像手中什么也没拿一样,仿佛慢动作般缓缓而又顺畅地将奥杰塔举了起来。

俄罗斯版的服装布景跟瑞典版比起来有些简陋,后一版的服饰非常华丽,第二幕和第四幕用了蓝色的舞台地面,与天鹅们的白色舞裙交相辉映,非常漂亮。

另外,我偏爱瑞典版的剧本,有几处情节处理得很有特色,而且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很注意使用表情以及运用些哑剧技巧,除了肢体动作,你也能看到演员之间的眼神表情交流(细节非常丰富),而这点上俄罗斯版的就有些欠缺。说起剧本,我突然想,是不是俄罗斯版的本身就没有太侧重在王子和奥杰塔的表演上,所以他们给人的印象不深啊。

《天鹅湖》的精华大概就在第二幕了。天鹅的群舞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这一点上两个版本都做得挺好,我觉得经过了长期地探索,大家对于如何用芭蕾动作来拟态天鹅已经了然于心了。说第二幕看点最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很熟悉的“四小天鹅舞”也在这一幕里,虽然这段舞不长,但确实名不虚传,她们将憨态可掬的小天鹅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

刚开始看芭蕾的时候,我脑子里冒出的念头竟是:芭蕾真是一种摧残人的舞蹈,好好的人非要用脚尖站立、跳跃,那些演员的脚肯定都畸形。而后却无奈地认同,脚尖走路真的非常好看,这大概也是高跟鞋风靡的原因吧。我觉得欣赏芭蕾的要素之一就在于,要对他们做的动作的难度有概念,理解了做这个动作有多难,你就越发能欣赏演员们的表演。另外,我也从中发现了舞蹈的魅力——好的舞蹈能够很好地诠释音乐,单听音乐的话,只能自己在脑海中想象,而配上舞蹈之后,音乐也鲜活许多,显然更有助于理解音乐本身。

另外还发现了个小细节,俄罗斯版中,跳芭蕾舞的人们穿的鞋有两种,主要的演员做的动作多的穿那种包在脚上的舞蹈些,而其他的人的鞋子带一个平底的跟儿,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芭蕾都是这样的。

再说说现场气氛吧,没开场前听周围的观众聊天,发现他们不是谈量子物理就是谈什么高分子、要不就是心理学,还有人评论瓦格纳……果然是北大的场子-_- 还有个有趣的事,演出时我旁边坐了个5、6岁的小孩子,他爸妈买的票跟他的没有连在一起(在靠后很远),他自己一个人老老实实看完了2个多小时的表演,貌似还看得津津有味,真是个小神童:)
|